中医怎么调理气虚

气虚阳虚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方可选独参汤加减。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方可选补中益气汤。 c.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方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经验方: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经验方: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1]2011-01-30
多吃白萝卜2011-01-3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40: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气虚者,补益策略至关重要。首要关注元气的恢复,如手脚冰凉、脱发、尿频等,可通过艾灸气海穴来调养元气,同时照顾到膻中穴,以调和肺气,缓解胸闷。足三里穴是补脾胃元气的要穴,可通过艾灸或找对位置进行按摩,如用4横指加1横指定位或以手掌虎口为准。养生保健中,三穴并用——气海、膻中、足三...

  • 为了改善气虚,我们可以采用“一式三招补气法”。这一式就是牢记气虚补气这个大方向。三招包括清心、喝粥和艾灸。清心可以通过站桩法来实现,每天什么都不想,静静地站半小时;喝粥则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粥来调养;艾灸可以选择脾腧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熏炙。除了肥胖和气虚外,瘦人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

  • 中医治疗气虚体寒通常可以注意保暖、注意清淡饮食、药物治疗等方法,在此期间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1、注意保暖:女性尤其在经期或者秋冬季节,应注意下肢和腹部保暖。2、注意清淡饮食:经期不要吃太多生冷、油腻、黏腻等食物,特别是冷饮,可以吃牛羊肉等温补食材。3、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

  • 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相应膳食包括金盆富贵豆腐、怀膳小捆肉、怀菊大枣银耳羹、甲鱼怀牛膝汤、农夫烤鱼、怀膳一品肘、金盆富贵豆腐、怀山煨土鸡、参药煨乳鸽、何首乌煨猪肝等。4. 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

  • 食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少吃寒凉、油腻、辛辣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气虚患者可适当增加具有补气作用的食材,如黄芪、党参、牛肉、大豆、虾类等。玉珍鸡是一道具有补气养精功效的食疗佳品。制作时,将母鸡宰杀干净,加入荔枝、桂圆、黑枣、枸杞、莲子等中药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