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 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 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 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其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正是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即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阴阳的失调。反之,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亦必累及于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此即是“久病及肾”的理论根据。
应当指出,由于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则可累及肾阳,发展成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亦可累及肾阴,发展成阴阳俱虚,称作“阳损及阴”。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肾中精气亏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条件下,肾中精气虽已亏损,但其阴阳失调的状况,却又不很明显,因而称之为肾中精气亏损,或可分别称为肾精不足和肾气虚损,而很少论及阴阳。
肾主水液: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通过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的。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因此,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过程的。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亦有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津液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变化,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考试大网站收集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出现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加等病理变化。
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呼吸虽然由肺来主司,但中医认为呼吸功能的正常与否还与肾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由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来摄纳之,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实际上肾主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症》亦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肾的纳气功能,在呼吸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肺气上浮而不能下行,即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难等症,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中医学根据“肾主纳气”的理论,提出对慢性咳喘病人,采取“发作时治肺,缓解时治肾”的治疗原则,从而使这类疾病的远期疗效显著提高。2023-01-21
1. 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 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 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其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正是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即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阴阳的失调。反之,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亦必累及于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此即是“久病及肾”的理论根据。
应当指出,由于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则可累及肾阳,发展成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亦可累及肾阴,发展成阴阳俱虚,称作“阳损及阴”。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肾中精气亏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条件下,肾中精气虽已亏损,但其阴阳失调的状况,却又不很明显,因而称之为肾中精气亏损,或可分别称为肾精不足和肾气虚损,而很少论及阴阳。
肾主水液: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通过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的。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因此,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过程的。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亦有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津液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变化,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考试大网站收集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出现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加等病理变化。
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呼吸虽然由肺来主司,但中医认为呼吸功能的正常与否还与肾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由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来摄纳之,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实际上肾主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类证治裁·喘症》亦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肾的纳气功能,在呼吸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则肺气上浮而不能下行,即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难等症,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中医学根据“肾主纳气”的理论,提出对慢性咳喘病人,采取“发作时治肺,缓解时治肾”的治疗原则,从而使这类疾病的远期疗效显著提高。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