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足少阴肾经属络的脏腑 7 足少阴肾经联络的器官 8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径 8.1 《中医大辞典》 8.2 《中国针灸学词典》 8.3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足少阴肾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五输穴 9.2.5 交会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3 标 9.4 本 9.5 根 9.6 结 10 经脉病 10.1 《中医大辞典》 10.2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病证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少阴肾经 1 拼音 zú shào yīn shèn jīng
2 英文参考 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aoyin Kidney Channel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in Kidney Meridian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少阴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KI[2]。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水[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引《黄帝内经灵枢》文作“斜趣”)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行走,出腘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经气于此处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1][3]。
足少阴肾经共廿七穴,原穴为太溪穴,络穴为大钟。为阴气初生经络,与膀胱相表里,主里症虚症。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1]。单侧计27穴[1]。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1]。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
4 五行 水
5 表里经脉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6 足少阴肾经属络的脏腑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4]
7 足少阴肾经联络的器官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4]
8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径 足少阴肾经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足少阴肾经起自足太阳膀胱经小趾下之至阴穴,斜趋足心涌泉穴。
(2)足少阴肾经部分:由涌泉穴出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太溪穴,别支者入跟中大钟穴,循行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穴,上腓小腿内筑宾穴,出腘内廉阴谷穴,上股内后廉横骨穴,内贯脊属肾络膀胱。
(3)足少阴肾经部分:其直者从肾外行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等穴。入内贯肝与膈,外循幽门、步廊、神封、灵虚、神藏、彧中、俞府等穴,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根而终。
(4)手厥阴心包经部分:由足少阴肾经入肺后,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路线: 起于小趾之下
趋足心
循内踝上股
贯脊属肾
入络膀胱
上膈入肺
循喉咙
挟舌本
其支从肺出络心
足少阴肾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1 《中医大辞典》 足少阴肾经自足小趾的下边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涌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着内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然后行至腓肠肌内,浅出胭窝内侧(阴谷),沿大腿内侧后边向上,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2]。它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喉咙,到舌根两侧[2]。它的支脉,从肺脏出来,联络心,流注到胸中[2]。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2]。
8.2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上沿小腿内侧行走,出胭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1]。
8.3 《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3]。其直行主干从肾分出,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3]。其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经气于此处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3]。
9 足少阴肾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起自足底前中部陷凹处之涌泉穴(井穴),由足底往上缘内踝侧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之然谷穴(疗穴),再行内踝往后五分跟骨陷中之太溪穴(原穴),再行足跟后跟中大骨上两筋间之大钟穴,再行太溪穴下一寸内踝下之水泉穴,在足内踝正下凹陷为照海穴(疗穴),内踝后上二寸许陷中为复溜穴(经穴),复溜前胫骨后为交信穴,内踝后上五寸为筑宾穴,再绕后跟侧上行经三阴交,沿后小腿中线经后膝部腘窝内侧之阴谷穴(疗穴)。从阴谷穴上行后,由大腿内侧入腹、 *** 上横骨中旁五分之横骨穴,循行至脐下四寸为大赫穴,脐下三寸为气穴(功穴),脐下二寸为四满穴,脐下一寸为中注穴,脐中旁五分为肓俞穴,上行二寸为商曲穴,上三寸为石关穴,上四寸中脘五分旁为阴都穴,上五寸为通谷穴,脐上六寸为幽门穴,从幽门循上行第六肋间去中线二寸为步廊穴,再上行为神封、灵虚、神藏、彧中穴,最后达第一肋间任脉璇玑旁二寸之俞府穴。

足少阴肾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溪
9.2.2 络穴 大钟
9.2.3 郄穴 水泉(足少阴肾经郄穴),交信(阴蹻脉郄穴),筑宾(阴维脉郄穴)
9.2.4 五输穴 井穴(木):涌泉
荥穴(火):然谷
输穴(土):太溪
经穴(金):复溜
合穴(水):阴谷
9.2.5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少阴肾经
任脉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冲脉
阴蹻脉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关元


中极


三阴交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照海


交信


筑宾


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9.2.6 八脉交会穴 照海(通阴蹻脉)
9.3 标 部位:背俞与舌下两脉[5]
腧穴:肾俞、廉泉[5]
9.4 本 部位:内踝上下3寸中[5]
腧穴:交信,复溜[5]
9.5 根 涌泉[5]
9.6 结 廉泉[5]
10 经脉病 患足少阴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育、小腹、肠病,与喉咙、肺疾病有关,有下列病候:饥不思食、面黑、咳唾带血、喘息、目昏、心跳快、口中热、舌干、咽肿、喉间干痛、心烦、黄疸、痢疾、脊股内侧后缘痛、萎废不振、厥冷、嗜睡、足心发热。
10.1 《中医大辞典》 足少阴肾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色发黑,喘息气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惊恐;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心烦心痛,黄疸肠游,脊柱、大腿内后廉痛,下肢肌肉萎缩,足底灼热疼痛等[2]。
10.2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1]。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
11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少阴肾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 治
涌泉*
足心
咽喉肿痛、小便不利、便秘、昏厥、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狂
然谷*

月经不调、遗精、咳血、消渴
太溪*

咽喉肿痛、咳血、月经不调、齿痛、失眠、耳鸣
大钟

癃闭、遗尿、便秘、足跟痛、痴呆
水泉

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
照海*

咽喉干痛、月经不调、便秘、癫狂、失眠
足部:妇科、前阴、肠、肺和咽喉疾患
复溜*
小腿
腹胀、泄泻、水肿、盗汗、热病汗不出
交信
小腿
月经不调、阴挺
筑宾
小腿
疝气、呕吐、小腿疼痛、癫狂
阴谷
膝腘
阳痿、崩漏、小便不利
小腿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横骨
下腹
遗精、小便不利
大赫*
下腹
遗精、带下
气穴
下腹
月经不调、泄泻
四满
下腹
月经不调、疝气,腹痛
中注
下腹
月经不调,便秘
下腹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肓俞
上腹
腹痛、便秘
商曲
上腹
腹痛、便秘、泄泻
石关
上腹
呕吐、腹痛
阴都
上腹
腹胀痛
腹通谷
上腹
呕吐、腹痛
幽门
上腹
腹痛、呕吐、泄泻
上腹部:胃肠疾患
步廊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封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灵墟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藏

咳嗽、气喘、胸痛
彧中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俞府

咳嗽、气喘、胸痛
2022-11-25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4-09-10 09:27: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少阴肾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主要针对妇科、前阴部位、肾脏、肺部以及咽喉等经脉循行区域的疾病。例如,它可以缓解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便秘、泄泻、腰痛、下肢内侧后侧疼痛,甚至包括痿弱无力和足心热等病症。经穴的分布广泛,足心的涌泉穴是起点,内踝后方、跟腱前缘、下肢内侧后...

  • 出自: 《灵枢•经脉》。译文: 肾属于足少阴的经脉。解析: 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过胭窝内侧,上大腿内后侧,穿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联络膀胱。它...

  • 人体的十二经脉之一,名为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其循行路线从足小趾下部开始,经过足心涌泉穴,再沿足底向舟骨粗隆下方延伸,随后沿内踝后侧向足跟方向移动,继续上行小腿内侧后缘,抵达膝窝内侧的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进而上行至大腿内侧后缘,进入脊柱,归属于肾脏,并与膀胱相连。肾经在腹腔内直行,...

  • 1 足少阴肾经的作用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这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经就是肾脏所主之所,它的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肾藏精的功能,间接影响脏腑阴阳,因此肾经是决定人生老病死的关键,经常刺激肾经,能有利于经脉气血通畅,从而养肾补肾;并且有帮助肾...

  • 人体经脉中的足少阴肾经,是一条重要的经络,其穴位分布规律独特,共有二十七个主要穴位。起始于足趾末端的小趾下,名为涌泉,接着是然谷,再向后延伸至太溪,沿途经过大钟和水泉,最终连接到照海穴,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接下来的穴位依次是复溜、交信、筑宾和阴谷,它们位于足部和膝内侧,沿足部向上延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