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经穴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足少阴肾经经穴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27个(含子类)。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KI。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引《黄帝内经灵枢》文作“斜趣”)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行走,出腘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经气于此处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
足少阴肾经腧穴 本经腧穴 足少阴肾经共廿七穴,原穴为太溪穴,络穴为大钟。为阴气初生经络,与膀胱相表里,主里症虚症。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单侧计27穴。

足少阴肾经经穴总图
特定穴 原穴 太溪
络穴 大钟
郄穴 水泉(足少阴肾经郄穴),交信(阴蹻脉郄穴),筑宾(阴维脉郄穴)
五输穴 井穴(木):涌泉
荥穴(火):然谷
输穴(土):太溪
经穴(金):复溜
合穴(水):阴谷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少阴肾经
任脉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冲脉
阴蹻脉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关元


中极


三阴交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照海


交信


筑宾


长强


√(《铜人》)
八脉交会穴 照海(通阴蹻脉)
标 部位:背俞与舌下两脉
腧穴:肾俞、廉泉
本 部位:内踝上下3寸中
腧穴:交信,复溜
根 涌泉
结 廉泉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足少阴肾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涌泉*
足心
咽喉肿痛、小便不利、便秘、昏厥、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狂
然谷*

月经不调、遗精、咳血、消渴
太溪*

咽喉肿痛、咳血、月经不调、齿痛、失眠、耳鸣
大钟

癃闭、遗尿、便秘、足跟痛、痴呆
水泉

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
照海*

咽喉干痛、月经不调、便秘、癫狂、失眠
足部:妇科、前阴、肠、肺和咽喉疾患
复溜*
小腿
腹胀、泄泻、水肿、盗汗、热病汗不出
交信
小腿
月经不调、阴挺
筑宾
小腿
疝气、呕吐、小腿疼痛、癫狂
阴谷
膝腘
阳痿、崩漏、小便不利
小腿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横骨
下腹
遗精、小便不利
大赫*
下腹
遗精、带下
气穴
下腹
月经不调、泄泻
四满
下腹
月经不调、疝气,腹痛
中注
下腹
月经不调,便秘
下腹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肓俞
上腹
腹痛、便秘
商曲
上腹
腹痛、便秘、泄泻
石关
上腹
呕吐、腹痛
阴都
上腹
腹胀痛
腹通谷
上腹
呕吐、腹痛
幽门
上腹
腹痛、呕吐、泄泻
上腹部:胃肠疾患
步廊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封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灵墟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藏

咳嗽、气喘、胸痛
彧中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俞府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为常用穴
2022-10-29
mcxzy 阅读 121 次 更新于 2024-11-16 21:24: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少阴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

  • A

  • D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