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腧穴针灸学-2020医疗卫生中医知识

【中医-事业单位-针灸学-足少阴肾经、腧穴】
在中医事业单位考试中,腧穴归经及主治是重点内容,考试的出题方向就是找特殊点,例如穴位的主治喜欢考特殊功效,那么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足少阴肾经、腧穴常考的知识点:
1.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2.涌泉的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3.涌泉的主治: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急症及神志病证;②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③大便难,小便不利;④奔豚气;⑤足心热。
4.然谷的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5.然谷的的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咯血、咽喉肿痛;④小儿脐风、口噤;⑤消渴;泄泻;⑥下肢痿痹,足跗痛。
6.太溪的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7.太溪的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8.大钟的定位:在踝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内缘处)
9.大钟的主治:①癃闭、遗尿、便秘;②痴呆,嗜卧;③咯血、气喘;④月经不调;⑤腰脊强痛、足跟痛。
10.照海的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l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11.照海的主治:①癫痫、失眠等精神、神志病证;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③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12.复溜的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穴上 2 寸,当跟腱的前缘。
13.复溜的主治:①水肿、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②水肿、汗证(盗汗、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14.肓俞的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
15.肓俞的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③疝气。
16.足少阴肾经治疗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
17.足少阴肾经治疗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18.足少阴肾经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19.足少阴肾经的五输穴:井穴-涌泉、荥穴-然谷、输穴-太溪、经穴-复溜、合穴-阴谷。
20.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和络穴:原穴-太溪、络穴-大钟。
例题:
1. 治疗疝气的腧穴是:
A.肓俞 B.然谷
C.太溪 D.大钟
E.复溜
【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肓俞穴主治的知识点。(2)肓俞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③疝气。
2. 治疗水肿、汗证等津液疏布失调病证的腧穴是:
A.曲池 B.侠溪
C.复溜 D.太溪
E.涌泉
【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复溜穴主治的知识点。(2)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经穴。主治:水肿、汗证(盗汗、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
3. 下列各项中,不是涌泉穴的主治病证的是:
A.足心热 B.呕吐涎沫,吐舌
C.大便难,小便不利 D.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
E.奔豚气
【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穴主治病证的知识点。(2)涌泉,主治: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急症及神志病证;②咯血、咽喉肿痛、喉痹、失音等肺系病证;③大便难,小便不利;④奔豚气;⑤足心热。
4. 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
/3与后2/3交点凹陷中的穴位是:
A.照海 B.阳陵泉
C.涌泉 D.太溪
E.阴陵泉
【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穴定位的知识点。(2)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5. 下列各项中,不是然谷穴的主治病证的是:
A.月经不调、阴挺、白浊等妇科病证 B.咯血、咽喉肿痛
C.昏厥、中暑、小儿惊风 D.小儿脐风、口噤
E.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然谷穴主治病证的知识点。(2)然谷,主治:①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咯血、咽喉肿痛;④小儿脐风、口噤;⑤消渴;泄泻;⑥下肢痿痹,足跗痛。

2022-11-0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25: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足少阴肾经的路径起于足小趾下,斜行至足心,穿过内踝后,进入足跟,沿腿部内侧后缘,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其分支从肾上至肝、膈,入肺,沿喉咙,至舌根。另一分支从肺出,连络心脏,注入胸中。2.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大约在第二、三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

  • 【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穴定位的知识点。(2)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5. 下列各项中,不是然谷穴的主治病证的是:A.月经不调、阴挺、白浊等妇科病...

  • √(《铜人》)八脉交会穴 照海(通阴蹻脉)标 部位:背俞与舌下两脉腧穴:肾俞、廉泉本 部位:内踝上下3寸中腧穴:交信,复溜根 涌泉结 廉泉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

  •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出内踝前大骨下陷中,沿内踝骨后转走足跟,由此上腿肚内侧出膝弯内缘,上腹入肾。另一支再从腹上行至胸。本经共有涌泉、太溪、照海、复溜、大赫、气穴等27个穴位。其中最常用的有:①涌泉。屈足时在足底心有一凹陷处。主治头顶痛、目昏花、小儿惊风。在临睡...

  •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一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