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对应的五脏是肺,所以,肺经的穴位可以重点艾灸,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所以,大肠经的穴位也要照顾到,平常的保健穴位,比如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穴都要艾灸到。
列缺穴、大鱼际、曲池、合谷穴都要艾灸到。
我是做艾灸的,不明白的找我,多交流哦。2020-04-03
列缺穴、大鱼际、曲池、合谷穴都要艾灸到。
我是做艾灸的,不明白的找我,多交流哦。2020-04-03
1、颈后大椎穴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加以按摩、艾灸,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方法: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
古人有『秋灸关元,春灸气海』的经验之谈,意思是在每年的立春时灸气海穴,立秋时灸关元穴。『秋灸关元』和『三伏灸』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气灸。夏天阳热盛明,做三伏灸是『锦上添花』;秋季艾灸关元,可说是对人体『雪中送炭』。秋天气候变化大。早秋湿热,中秋前后燥热,晚秋又以凉、寒为主。
祛湿寒艾灸穴位推荐:1、中脘穴:中脘是脾的募穴,脾经与水湿运化密切相关。灸中脘可以调补脾胃,增强脾经运化水湿的功能。2、神阙穴: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对调理脾胃功能有密切的关系。3、足三里穴:足三里为补脾胃之气的非常重要的穴位。4、阴陵泉穴:阴陵泉是脾经上的穴位,主要有运化水湿的功效。5...
秋季养生主养肺,咳嗽用人人灸艾灸:大椎,膻中,列缺,足三里,丰隆,膏肓。慢性支气管炎用人人灸艾灸:肺腧,大椎,至阳,命门,中府,脾腧。哮喘用人人灸艾灸:大椎,至阳,命门,肺腧,神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