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全书总目有多少?

第一、二卷为序例;第三、四卷为百病主治药类;第五卷为水部二类:天水类、地水类;第六卷为火部一类;第七卷为土部一类;第八至十一卷为金石部,分五部分: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附录;第十二至二十一卷为草部类,共分十一类:山草类、芳草类、隰草类、毒草类、蔓草类、水草类、石草类、苔类、杂草类、有名未用;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卷为谷类,共分四类:麻麦稻、稷稻、菽豆、造酿;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卷为菜部,分五大类:荤辛类、柔滑类、蓏菜类、水菜类、芝栭类;第二十九至三十三卷为果部,分六类:五果类、山果类、夷果类、味类、蓏类、水果类、附录;第三十四至三十七类为木部,分六类:香木类、乔木类、灌木类、寓木类、苞木类、杂木类、附录;第三十八卷服器部二类:服帛类、器物类;第三十九至四十二卷为虫部四类:卵生类、化生类、湿生类、附录;第四十三、四十四卷为鳞部五类:龙类、蛇类、鱼类、无鳞类、附录;第四十五、四十六卷为介部二类:龟鳖类、蚌蛤类;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卷为禽部四类:水禽类、原禽类、村禽类、山禽类、附录;第五十、五一卷为兽部五类:畜类、兽类、鼠类、寓怪类;第五十二卷人部一类。
2020-01-01
mcxzy 阅读 94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1:5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地水类;第六卷为火部一类;第七卷为土部一类;第八至十一卷为金石部,分五部分: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附录;第十二至二十一卷为草部类,共分十一类:山草类、芳草类、隰草类、毒草类、蔓草类、水草类、石草类、苔类、杂草类、有名未用;...

  • 《本草纲目》全书有52卷。本草纲目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本草纲目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

  •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的本草学巨著,全书共分为五十二卷。该著作始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完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期间三易其稿。全书的开头部分包括总目、凡例和附图。卷一和卷二作为序例,主要介绍了历代本草书籍以及中药的基本理论等内容。卷三和卷四则专述百病主治,继承了宋代以前本草书...

  • 该典籍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的历史意义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

  • 《本草纲目》创作于明朝,出自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之手。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起,历时27年,搜集各地药物标本及处方,终在明万历十八年完成巨著《本草纲目》,全书192万字。《本草纲目》主要内容涉及总目、凡例及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和中药基本理论。此书共16部、52卷,约190万字,...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