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中的如循榆荚怎么解释?谢谢!

如循榆荚应为“如落榆荚”。原文《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榆荚,榆树的种子外面包着一层像翅的薄膜。如落榆荚的意思就是像榆荚落下那样轻浮。唐代王冰注云:浮薄而虚者也。明代张景岳注云:如落榆荚,轻浮和缓貌。2014-10-0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0:35: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循榆荚”这个表达源自古人的观察与比喻。它形象地描绘了榆树种子外表的薄膜,仿佛翅膀般的轻盈,给人以随风飘落的印象。这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物体或状态的轻盈、不稳,仿佛榆荚般轻松地滑落。在中医理论中,《平人气象论》中提到,当肺脉表现出疲倦的信号,人会感到类似榆荚般的无力感,这种状...

  • 释义:”如循榆荚“应为“如落榆荚”,”榆荚“指的是榆树的种子外面包着一层像翅的薄膜。”如落榆荚“的意思是像榆荚落下那样轻浮。出处:1、《平人气象论》中: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2、明代张景岳所作:如落榆荚、轻浮和缓貌。

  • 在中医理论中,“如落榆荚”这一表述用于描述脉象的轻浮和缓之态。其中,“榆荚”指的是榆树的种子外层的薄膜,因其形状轻盈且易于飘落,故常被用来比喻脉象的轻浮。在《平人气象论》中,提到平脉(正常脉象)时,描述其“如落榆荚”,意味着正常的肺脉应呈现为轻浮和缓的特质,宛如榆荚飘落般自然流畅...

  • 意思是:诊察浮脉,只要在肌肉的浅层便能触到它的搏动,并很象轻轻地摩抚着柔软的榆钱和舒缓的毛羽一般。这种脉在秋天见到,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如果久病见此,就要引起警惕,是否阳气虚浮不能内守所致?出自明代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

  • 榆荚薄如蝉翼,面积不足半平方厘米。只有用手轻轻的摸才有点触感。如施以重手,则指下没有感触。秋得燥气,肺金主令有肃杀之性,阳浮阴沉故易得浮脉,并完全是病脉;久病的人,康复遥遥无期,得浮脉是病久伤正,生机缺乏的表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