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头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热头痛的病因病机 5 风热头痛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风热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7.2 风热头痛方药治疗 7.3 风热头痛的推拿治疗 7.4 风热头痛的艾灸治疗 8 关于头痛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热头痛的方剂 2 治疗风热头痛的穴位 3 治疗风热头痛的中成药 4 风热头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热头痛 1 拼音 fēng rè tóu tòng
2 英文参考 anemopyretic headach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adache due to windheat ev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adache with windheat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风热头痛为病证名[1]。属外感头痛。即头痛·风热证(headache with windheat syndrome[2])。指外感风热邪气,以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外感头痛证候[3]。见《外台秘要》卷十五。

4 风热头痛的病因病机 风热头痛由外感风热引起[1]。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而发病。若挟热邪,风热上炎,侵扰清空,而为头痛[4]。
5 风热头痛的症状 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或鼻塞流浊涕,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4][1]。
《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
《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因风热痛者,必兼目昏鼻塞。”
6 证候分析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面红目赤,亦为热邪上炎之征。风热之邪犯卫,故发热恶风。热盛耗津,则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邪盛之象。[4]
7 风热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疏风清热[4]。
7.2 风热头痛方药治疗 风热头痛治宜石膏散、荆芥散、神芎散、桑菊饮等方[1]。
可用芎芷石膏汤[备注]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川芎、白芷、石膏、菊花、藁本、羌活加减。本方以川芎、白芷、菊花、石膏为主药,以疏风清热,但方中羌活、藁本偏于辛温,对热盛不宜,则可改用黄芩、薄荷,山栀以辛凉清解。若热甚伤津,证见舌红少津,则可加知母、石斛、天花粉等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备注]黄连上清丸(《古今医方集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菊花、桔梗、薄荷、川芎、大黄、连翘、当归、葛根、玄参、花粉、姜黄苦寒降火,通腑泄热。[4]
7.3 风热头痛的推拿治疗 [5]
选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攒竹、阳白、百会、四神聪、肺俞、风门、大椎、曲池、风池、肩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发际至头维、太阳穴,往返5~6遍。再用拇指分推法从印堂穴开始经鱼腰、太阳至耳前,反复分推3~5遍。然后指揉印堂、攒竹、鱼腰、阳白、太阳、百会、四神聪,每穴约1分钟。用指尖击法从前额部向后颈部反复叩击1~2分钟。用五指拿法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处,反复操作3分钟左右。用梳法从前额发际至后颈发际处,反复操作1分钟。指按揉大椎、肺俞、风门,每穴各1分钟。拿曲池、合谷,每穴约1分钟。用拍法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7.4 风热头痛的艾灸治疗 [6]
选穴:太阳、头维、大椎、曲池、列缺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1次,疾病痊愈后可巩固多灸1~2次。
8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2][7])为病证名[8]。亦称头疼[8]。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7]。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8]。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8]。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8]。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4]。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9]。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4]。
详见头痛条。
92022-10-14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0:30: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风热头痛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头痛头胀:患者会感到头部疼痛和胀满不适。发热恶风:体温升高,同时伴有对风邪的厌恶感,可能表现为怕风或遇风后症状加重。脸红面赤:面部皮肤发红,可能伴随有灼热感。口渴喜热饮:由于热邪伤津,患者会出现口渴症状,且倾向于饮用热饮料。小便黄赤:尿液颜色偏黄,可能反...

  • 头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有风寒头痛,表现为恶风畏寒、痛连项背、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紧,治疗就是疏散风寒,常用的药物有川芎茶调散、都梁丸等;风热头痛表现为头痛而胀、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则就是疏风清热...

  • (2)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胀痛如裂,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可伴发热恶寒,鼻塞涕浊,咽痛,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浮数。(3)风湿头痛:头痛如裹,沉重不爽,肢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欲吐,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2.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头痛而眩,两侧为重,或颠顶,胀痛,...

  • 从中医角度讲,风、寒、暑、湿、燥、火都容易引起头部疼痛,吹风引起头痛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在冬季和秋季天气较寒冷,冷风吹到头上会造成风寒性头痛,患者会觉得头部和背部发紧。夏天吹到热风也会出现头痛加重或者诱发头痛,叫做风热性头痛,患者除了头痛之外还会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等风热的其他...

  • (2)风热头痛。主要症见: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治则:祛风清热。方剂:桑菊饮加减。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连翘10g,杏仁10g,甘草6g,薄荷6g,芦根10g(3)风湿...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