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花:漫山遍野的中草药

初夏的农村山野,野草从中,地黄悄然开花了。不多远就能找到一棵,生命力旺盛得狠。对的,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地黄。

农村这种野生的地黄,一般很少人采摘。就这样放任散漫于田野。

01 认识地黄,你一定知道它的农村俗名

地黄很多农村俗名:喜酒棵、老鼠喝酒、老奶奶喝酒、酒壶花,大多和酒有关。为啥呢?

地黄的花,摘下来吮吸,花蜜很甜。很多农村孩子喜欢吃。

地黄花的形状,宛若酒杯,杯底那一点甜,让农村孩子迷恋。大概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俗名都和酒有关吧。

在我的老家,一般叫它“喜酒棵”,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农村孩子,喜欢摘着吃呢。

02

认识地黄,不同地黄,药用价值不同

地黄的根可以入药,刚刚挖出来的,叫鲜生地。鲜生地有止血凉血的作用。

关于鲜生地止血,还有个故事呢。

宋代的一名叫阎孝忠医官,在帮助汝州一位叫赵温保正的止血时,用鲜地黄,特别灵验。

当时赵温鼻血不止,阎孝忠开了很多方子都用不上,就想起自己的老师说过的,止血莫若地黄。就派人去山野采挖了许多鲜地黄。

来不及榨汁了,索性就让赵温直接吃,还用一些鲜地黄沫子塞住鼻子,没想到,真的止住血了。

鲜生地性寒,寻常人还是慎用。

地黄的根,干燥之后,便是生地了。生地的作用和鲜生地差不多。

生地经过特殊工艺蒸熟之后,便是熟地了。熟地是补药。

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用。熟地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03

你知道吗?地黄还能染色。

地黄的根,还有另一种功用,就是染色。

地黄根的汁液,染出来的布匹,颜色为金黄色,是属于帝王家族的专属色彩。

有位植物爱好者,近来在文章中写到,地黄,可染黄,遍地野生,大概就是起名字的来由吧。

04

在古代,地黄喂马还能换粮食

地黄自古有之,据说用地黄喂马,可使马光彩鉴人。

唐代亲民的诗人白居易,就记载了农民采地黄的故事。

大意是说,天气干旱,麦子不收,农民没有啥口粮。于是漫山遍野去采地黄,才来干啥呢。卖给有钱人家喂马,这样可以换得对方喂马的粮食。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农村遍野的地黄,无论饥荒还是丰年,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庇护者一方百姓。想来真是意味无穷啊。2022-07-2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16: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农村的初夏,野生地黄在草丛中悄然绽放,生命力极其旺盛。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在田野间,这种野生的地黄通常无人采摘,任其在自然中生长。01 地黄的农村俗称 地黄有多个农村俗称,如喜酒棵、老鼠喝酒、老奶奶喝酒、酒壶花,这些名称都与酒有关。原因在于地黄的花蜜甜美,农村孩子们非常喜...

  • 初夏的农村山野,野草从中,地黄悄然开花了。不多远就能找到一棵,生命力旺盛得狠。对的,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地黄。农村这种野生的地黄,一般很少人采摘。就这样放任散漫于田野。01 认识地黄,你一定知道它的农村俗名 地黄很多农村俗名:喜酒棵、老鼠喝酒、老奶奶喝酒、酒壶花,大多和酒有关。为啥呢?地黄...

  • 三七花又名金不换花,是卫生部列为一百多种可食用的花朵药品之一。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碱含量最高的部分。泡水喝平肝,镇痛明目,消炎止血,养生抗衰,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可以治疗,青春痘,恶心呕吐,手心烫,夜里磨牙等疾病。每年深秋,农村漫山遍野都会开放一些菊黄色的野菊花,它的功效也很强...

  • 紫云英紫云英也是开在山间的小花,每次开花,都在山坡上漫山遍野一大片,而且它的颜色是粉、紫、白渐变色,看着特别小清新!决明子作为豆科的一种花,决明开出来的花很像豌豆,又有点像花生,开花后结出来的决明子,有清肝明目的功能,经常用在很多中药里。凤仙花野外的凤仙花多是单瓣,家里养的重瓣凤仙...

  • 小时候常常翻阅爷爷的中药书,虽不识几个字,也不理解什么意思,但图中的植物是记下了,而且我百无聊赖的时候经常在山上漫山遍野的乱跑,所以以图识物,至今都还认识很多草草药。 就说农村的菜园子里可以药用的就有蒲公英,马齿苋,车前草,崩大碗。沟边埂旁就有紫苏,马头兰,夏枯草,小铜锤,大鱼眼睛草,马鞭草等。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