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肝胆湿热、胆郁痰扰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胁助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湿热之邪内蕴,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则胁肋灼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胆汁横溢则口苦,目黄,小便黄。身黄如橘子色为阳黄之特征;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搪。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均为肝胆湿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脾胃湿热证相辨别,由于两者都属湿热内蕴,故都有考试,大网站收集湿热的临床表现。但脾胃湿热证病变部位在脾胃,以纳差,恶心呕吐,胃院痞胀,苔腻等脾胃湿热的表现为主,也可见黄疸等症状。本证病位主要在肝胆,除湿热表现之外,还可见黄疽胁痛等肝胆湿热的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除湿热表现外,还见黄疽,胁痛等明确的肝胆定位症状。

  胆郁痰扰证是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致的病证。多因情志不遂,胆失疏泄,胆气不宁,生湿生痰化热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惊悸失眠,烦躁不安,胆怯,口苦泛恶,胸闷胁胀,头晕目眩耳鸣,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本证以胆失疏泄痰热内扰为特征。胆失疏泄,气机郁滞,痰湿化热,胆气不宁则惊悸失眠、烦躁不安,胆怯;痰热内扰则日苦泛恶,胸闷胁胀;痰热上扰则头晕目眩耳鸣。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热内扰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疾火扰心证辨别。痰火扰心证以心烦不宁,神志异常,甚则言语错乱、妄躁为主。本证以惊悸,胆怯,泛恶等为主,证情较轻。

  辨证注意点:有惊悸、失眠、胆怯等轻度神志症状,同时又有胸闷,泛恶,苔黄腻等疾热之象。2023-01-2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6 01:24: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辨证注意点:除湿热表现外,还见黄疽,胁痛等明确的肝胆定位症状。胆郁痰扰证是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致的病证。多因情志不遂,胆失疏泄,胆气不宁,生湿生痰化热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惊悸失眠,烦躁不安,胆怯,口苦泛恶,胸闷胁胀,头晕目眩耳鸣,苔黄腻,脉弦滑。病机分析:本证以胆失疏泄痰热内扰为...

  • 肝胆湿热证与胆郁痰扰证,均有肝胆气滞,热郁胆腑,枢机不利,胃失和降的病机,故具备胁痛胀闷,口苦,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等共同症状。但二者因致病邪气不同(前者为湿热,后者为痰热),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肝胆湿热证:因湿热之邪,内蕴肝胆,肝木失于条达疏泄,气机不利,而胁为肝脏之分野,故表现为胁肋...

  • 胆郁痰扰多源于情志不遂,因此使疏泄异常,肝胆气滞,液聚痰生,痰郁化火,多表现为眩晕口苦,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太息,思虑无度,多愁善感。可引起失眠和耳鸣。

  • 胆郁痰扰的病机是什么? 胆郁痰扰证:其主要病机多因情志不畅或精神 *** ,导致肝胆气滞,气郁生痰,痰郁化热,胃失和降,心神不安。 痰浊中阻,也可随肝气上升,上犯神明,而发为头痛。 因痰浊内盛,阻痹胸阳,也可发为胸痹,出现胸部闷痛,身痛彻背或背痛彻心,若痰浊阻滞经筋脉络,则...

  • 1是肝胆湿热,以致胆汁上逆,所以口苦。经常是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2胆郁痰扰症,是胆失疏泄,痰热内绕所表现的症候,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 3喝酒过多,后发呕吐时也会口苦 如果你没有以上的症状就应该没有事,而且你说身体没有什么不适,那就不要放在心上,我建议你早上起来吃点早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