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鉴别

1.组成

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

2.功用主治

(1)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脉浮缓或浮弱者。

(2)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弦细。

(3)黄芪建中汤:温中补气,和里缓急。治中焦虚寒之虚热里急症。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口咽干燥,舌淡苔白脉弦细。

3.方歌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可建功。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 虚劳里急腹痛康。

黄芪建中汤:

温补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弱服之良,

虚劳里急诸不足,温补脾胃效非常。2022-07-1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34: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组成 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2.功用主治 (1)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脉浮缓或浮弱者。(2)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

  • 1. 小建中汤:本方由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以及饴糖组成。适用于体虚受寒所致的里急腹痛,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2. 黄芪建中汤: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芪,增强了补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肺气亦虚的患者,症状较轻,以补益为主。3. 大建中汤:由白芍、干姜、饴糖和...

  • 黄芪建中汤 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甘味之药调之,以健运脾胃,调和营卫,使里气不急,诸虚自复。《金匮要略心典》曰:「急者...

  • 黄芪建中汤与小建中汤都是中医经典方剂,旨在调理中焦虚寒引发的病症。主要配方如下:黄芪建中汤: 黄芪30克,白芍18克,桂枝和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需要分开)。 小建中汤: 除了上述基本成分,还加入了胶饴(饴糖)30克,以增加温补效果。这两种汤剂的功效主要集中在温中补虚和缓急止痛...

  • 1、小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2、黄芪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3、大建中汤:白芍、干姜、饴糖、人参。一异同点:1、共同点是三方均有饴糖,三均有补虚、缓急止痛作用。2、不同点是小建中汤适用于虚劳里急兼有外寒者,症状较轻,以里虚体弱...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