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疑惑!如何辨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脾虚!脾属土,土生金,肺属金,肺主皮毛,一切皮肤问题皆跟其相关。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塘沽,是因肺气不足。脾主肌肉,所以你肌肉痛,同时脾也主思虑,思虑太过伤脾,脾伤又会让人过度思虑,从而焦虑、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建议调理可以从脾入手。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供参考!2010-09-10
我一直以为学习只有互相的才能拓宽视野,增进知识,所以咱们探讨下。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个是中医辩证的八纲,也可以笼统的说包含了所有的证型。这个八纲是提纯于阴阳,五行,精气,气血津液,脏腑等辩证学说,也就是说你要先了解这些基础的辩证体系后自然八纲也就显现了。
咱们看看你写的具体症状吧。
一:怕冷,你认为阳虚,寒,表,(这个阳虚是哪里的阳虚呢?是肾,脾,还是肺?寒,是外邪还是阳虚引起的?表,卫气。从怕冷和你分析的来看,是表(卫气,皮肤)阳虚,但这里的表可以是肺也可以是膀胱,一个按脏腑,一个按经络。
二:热气上冲,心情易烦躁等,这里要说到六淫辩证,火性炎上,风助火势,还有壮火食气(这个或许和精神不振,也就是表象的气虚症状,但这个气虚不是原发的,而是由体内火大引起的,火的延续和蔓延需要气的参与,它才不管你是正气还是邪气)。那么长痘痘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要看哪里容易长,因为要用到面部辩证,有其对应的脏腑,背为阳中之阳,面阳气盛,所以这两地方易出。 强迫症不了解,不知道怎么说。
三:肠胃疾患,脾主四肢,也包含了肌肉,你能说到不畅很好了,为什么会溏薄呢?是阳气虚,脾胃虚寒,还是湿热盛等?肌肉烦痛是内因还是外感引起的?
学的不好,一知一解。2010-09-10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大体的现象,还有里寒外热,上热下寒等等不同的症状,较为复杂。一两句说不清。还是找医生看看吧。2010-09-10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 中医诊断学08八纲辨证01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2021-01-1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1 10:47: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诊断的核心在于八纲辨证,即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同时,脏腑辨证也是日常诊断的关键,学习常见病症的表现在舌象、脉象上的表现,如胃阳虚表现为饮冷则疼,脉象偏弦或偏沉,舌象偏水滑或偏紫。学习中医诊断时,掌握脉诊和舌诊是基础。《脉经》与《濒湖脉学》是脉诊的重要参考资料,建议重点学习李...

  • 自学中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背诵《药性赋》,如同军队作战前需要准备粮食,各类中药就如同病症的粮食,你需要知道这些粮食往哪送,以及什么样的粮食适合什么样的病人。其次,阅读《周易》,尽管不必深入理解,但需要能够分辨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不懂阴阳无法判断虚实、寒热、表...

  • 小便赤而大便带血。右手寸脉浮而滑,内结经闭;关脉迟而结,宿食留饮;尺脉数而牢,烦满虚寒相持。综合上面六部脉象就可以知道是得了因为受到惊恐忧思所致之宿食重症。按照中医理论处方配药服下,即刻泻下宿食病根(积在腹内三年的粽团脓血),患了三年的危重病马上就好了”(例见易学科普名著《西游记》第68-69回记载...

  • 第一种方法,从经典开始。1、《神农本草经》2、《皇帝内经》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4、《易经》读书方法和书单——第一阶段: 从实践入手,初识经方奥妙和应用1、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 (网络有)2、 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著)3、 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 (余无言著)...

  • 中医诊断学里,有八纲辨证,指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的概念:向内的、灰暗的、萎靡的、静的、收敛的都属于阴。阳的概念:向外的、光明的、精神的、动的、舒展的都属于阳。而寒热就是字面意思。经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你说的“比如一个人阴虚,那他一定体寒吗?或者说是否阴虚的人...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