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云门的定位 8 取穴法 9 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云门的功效与作用 11 主治病症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配伍 14 特效 ***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云门 1 拼音 yún mén
2 英文参考 Yúnmén LU2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ún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云门 汉语拼音 Yunmen 罗马拼音 Yunmen 美国英译名 Cloud Ga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U2 日本 P2 法 国 莫兰特氏 P2 富耶氏 LU2 德国 L2 英国 LU2 美国 2
云门为经穴名(Yúnmén LU2)[1]。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代号:LU2[2]。属手太阴肺经[1]。云即云雾,在此指呼吸之气,门即门户,此穴在胸廓上端,如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故名云门[1]。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痛,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4 出处 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2][1][3]。
5 穴名解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会元针灸学》:“云者,云应气也,上焦如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曰云门也。”
天之气为云,肺为五脏华盖,居五脏之上,有天之象焉。自肺经而上行至此穴,为本经最高之所,将离胸而入臂之内,必有窍以通于臂,有门之象焉,故曰云门[4]。宗气从云门穴而出,宣发敷布于全身各部,润泽皮毛[4]。
6 所属部位 胸
7 云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5][6]。
云门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距胸正中线6寸处(《针灸甲乙经》)[2]。
云门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云门穴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云门穴的位置(肌肉)
云门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 取穴法 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窝的中点处取穴[3]。
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快速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7]。
9 穴位解剖 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及臂丛的外侧束。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和外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外侧刺入锁骨下窝处的胸喙锁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锁胸筋膜→喙锁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锬韧带[6]。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6]。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外侧束和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2]。
10 云门的功效与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理气,泻四肢热的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热,除烦满,利关节作用[1]。
11 主治病症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中烦闷,胸痛,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6]。
云门穴主要用于胸肺及肩臂疾患:如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肩臂疼痛不举及喉痹、瘿气等[1]。
肺胸病:咳嗽,气喘,胸闷,暴心腹痛,胸中烦热。
经脉病:肩痛不可举,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
其他病: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瘿气。
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云门穴处过敏压痛。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4]。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4]。《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直刺或向胸壁外侧斜刺0.5~1.0寸[1]。
向外斜刺0.5~0.8寸[6]。
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3]。
注意:不可向内侧、内后方深刺,以免刺破肺脏,造成气胸[1][6][3]。
12.2 灸法 可灸[3][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13 配伍 云门配俞府治咳嗽喘息[1]。
云门配肩髑、肩谬治肩痛不举[1]。
云门配肺俞、肓俞、尺泽,治肺痨[3]。
云门配尺泽、列缺,治哮喘[3]。
云门配中府、隐白、肺俞、大陵,治胸中痛[3]。
云门配中府、隐白、期门、肺俞,有通经活络,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胁痛。
14 特效 *** 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点揉云门1~3分钟,坚持 *** ,可远离咳嗽痰多症状[7]。
云门还可辅助降压,高血压患者可常按揉[7]。
15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针灸甲乙经》:暴心腹痛,疝积时发,上冲心,云门主之。咳喘不得息,坐不得卧,呼吸气索,咽不得,胸中热,云门主之。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脉代不至寸口,四逆,脉鼓不通,云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瘿,上气,胸满,短气咳逆,灸云门五十壮。
2022-11-18
2 英文参考 Yúnmén LU2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ún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云门 汉语拼音 Yunmen 罗马拼音 Yunmen 美国英译名 Cloud Ga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U2 日本 P2 法 国 莫兰特氏 P2 富耶氏 LU2 德国 L2 英国 LU2 美国 2
云门为经穴名(Yúnmén LU2)[1]。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代号:LU2[2]。属手太阴肺经[1]。云即云雾,在此指呼吸之气,门即门户,此穴在胸廓上端,如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故名云门[1]。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痛,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4 出处 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2][1][3]。
5 穴名解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会元针灸学》:“云者,云应气也,上焦如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曰云门也。”
天之气为云,肺为五脏华盖,居五脏之上,有天之象焉。自肺经而上行至此穴,为本经最高之所,将离胸而入臂之内,必有窍以通于臂,有门之象焉,故曰云门[4]。宗气从云门穴而出,宣发敷布于全身各部,润泽皮毛[4]。
6 所属部位 胸
7 云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5][6]。
云门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距胸正中线6寸处(《针灸甲乙经》)[2]。
云门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云门穴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
云门穴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云门穴的位置(肌肉)
云门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 取穴法 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窝的中点处取穴[3]。
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1]。
快速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的三角形凹陷处即是[7]。
9 穴位解剖 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及臂丛的外侧束。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和外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外侧刺入锁骨下窝处的胸喙锁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锁胸筋膜→喙锁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喙锬韧带[6]。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和胸肩峰动脉分布[6]。
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外侧束和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2]。
10 云门的功效与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理气,泻四肢热的作用。
云门穴有清肺热,除烦满,利关节作用[1]。
11 主治病症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中烦闷,胸痛,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关节内侧痛[6]。
云门穴主要用于胸肺及肩臂疾患:如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肩臂疼痛不举及喉痹、瘿气等[1]。
肺胸病:咳嗽,气喘,胸闷,暴心腹痛,胸中烦热。
经脉病:肩痛不可举,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
其他病: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瘿气。
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云门穴处过敏压痛。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4]。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4]。《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直刺或向胸壁外侧斜刺0.5~1.0寸[1]。
向外斜刺0.5~0.8寸[6]。
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3]。
注意:不可向内侧、内后方深刺,以免刺破肺脏,造成气胸[1][6][3]。
12.2 灸法 可灸[3][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13 配伍 云门配俞府治咳嗽喘息[1]。
云门配肩髑、肩谬治肩痛不举[1]。
云门配肺俞、肓俞、尺泽,治肺痨[3]。
云门配尺泽、列缺,治哮喘[3]。
云门配中府、隐白、肺俞、大陵,治胸中痛[3]。
云门配中府、隐白、期门、肺俞,有通经活络,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胁痛。
14 特效 *** 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点揉云门1~3分钟,坚持 *** ,可远离咳嗽痰多症状[7]。
云门还可辅助降压,高血压患者可常按揉[7]。
15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针灸甲乙经》:暴心腹痛,疝积时发,上冲心,云门主之。咳喘不得息,坐不得卧,呼吸气索,咽不得,胸中热,云门主之。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脉代不至寸口,四逆,脉鼓不通,云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瘿,上气,胸满,短气咳逆,灸云门五十壮。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