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类』四气调神——夏长

夏属火而主长,阳气畅茂,万物繁盛。心属火,旺于夏,此阶段宜养心,可以夜卧早起,别厌恶白天长,要多动,少生气发怒,神气外展,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兴趣。

夏季不注意养长,容易伤心,秋天易生疟疾。

本文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蕃秀:繁茂秀美。

[2]无厌于日:不要讨厌天长。白天多则活动多,动则生阳。

[3]使华英成秀:华英,神气。秀,夏季的特点。就是说调摄精神以适配夏季的长之道。

[4]若所爱在外:形容精神外向,意气舒展,对周围事物兴趣浓厚。与下文冬三月“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义正相对。

[5]养长之道:夏季,自然万物处于长势旺盛的阶段,人类亦如此,根据这个季节及生物发展阶段的特征,来调摄精神的方法,即为“养长之道”。

[6]痎(jiē)疟:泛指疟疾而言。按:痎疟之义,有多种解释,除通指疟疾病外,尚有专指间日疟、老疟久疟而言者,又有指传尸病而言者。但本文未描述具体症状病因,所以泛指多发于秋季的疟疾。

原文本末本有“冬至重病”四个字,《素问识》:根据前后文,这四个字可能是多余的。2022-07-3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1 08:44: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蕃秀:繁茂秀美。[2]无厌于日:不要讨厌天长。白天多则活动多,动则生阳。[3]使华英成秀:华英,神气。秀,夏季的特点。就是说调摄精神以适配夏季的长之道。[4]若所爱在外:形容精神外向,意气舒展,对周围事物兴趣浓厚。与下文冬三月“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义正相对。[5]养长之...

  • 黄帝内经强调的“四气调神大论”蕴含了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从阴阳五行、脏腑功能、四季规律等角度,探讨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之道。四季之气——温、热、寒、凉,与春、夏、秋、冬相应。古人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角度的变化,划分出了五天为一“候”,十五天为一“气”,六个“气”构...

  • 冬属水而主藏,阴气蛰封,万物冬藏。肾属水,旺于冬,应当保守精神,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妄事操劳,早卧晚起,最好太阳出来才起床,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注意保暖。冬季不注意养藏,易伤肾,春季容易痿软无力或发冷。[1]闭藏:生机潜伏,阳气内藏。[2]坼(chè):裂开。[3]若伏若匿...

  •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四气调神大论”强调了顺应四季气候变化以调养精神与身体的重要性。四季之气分别是春之生发、夏之繁盛、秋之收敛与冬之闭藏。调神则涉及调节精神情志活动,以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确保健康。春季调养应晚睡早起,散步于庭,披散头发,舒展身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顺应生发...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介绍: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早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