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哪种官职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
拓展资料如下:
《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1、将军之官:肝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事实上,脾气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因此一个人发脾气时,你不要和他计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肝气过旺而化为火气,他是克制不住的。三国时的周瑜大怒之下剑伤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
肝藏血,我们可以从指甲与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开窍于目,如果眼睛经常干涩,易迎风流泪,就表明肝阴血不够。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常会出现口苦、头晕目眩、眼干涩、目赤肿痛、两肋胀痛、烦躁易怒、肝病、血压高、血脂高、指甲干枯等症状。

2、后天之本:脾胃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脾在五行中属脾土系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
2023-05-22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0:10: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黄帝内经》中将肝脏比喻为“将军之官”,这一比喻突出了肝脏刚强急躁的生理特性。2. 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负责藏血,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指甲和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指甲薄、脆、白可能是肝血不足的表现;而眼睛干涩、易迎风流泪则可能表明肝阴血不足。3.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出现口苦...

  • 1. 《黄帝内经》中将肝比喻为“将军之官”,这一比喻突出了肝的刚强急躁特性,与将军的性格相似。2. 肝在中医理论中负责藏血,其健康状况可通过观察指甲和眼睛来判断。指甲薄弱、颜色苍白可能表明肝血不足,而眼睛干涩、易流泪则可能是肝阴血不足的信号。3.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口苦、头晕目眩、...

  •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

  • 肝,被称为“将军之官”,在《黄帝内经》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书中提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意在强调肝的决策和策略功能。肝如将军,负责指挥军队,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国家安全。这一比喻凸显了肝在人体中的关键地位,它不仅是战略规划的中心,也是身体防御体系的核心。肝的主要职责之一是...

  •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是将军之官。在详细解释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总结。它用类比和象征的方式来描述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特点。《黄帝内经》中将肝脏形容为“将军之官”,是因为肝脏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肝脏主要负责...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