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脾虚百病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附上健脾良方

现在胃不好的人有很多,很多人胃一不舒服了就会自行吃点胃药来缓解,但其实这或许是治标不治本,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胃好不好跟脾的关系是很大的,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是相辅相成的,而脾为后天之本,如果一个人脾不好,那他的胃可能也好不到哪去。
《黄帝内经》中说:“脾虚生百病”,《脾胃论》中提到:“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所以,脾胃好不好,对整个身体 健康 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与欧美人相比,相对是更容易脾虚的,因此还有“十人九脾虚”的说法。

我们之所以容易脾虚,跟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劳作方式的改变。
以前,我们的劳作方式主要是农耕,下地干活,会消耗力气和脾气,但如今,很多人的工作方式都是每天坐在电脑前,可能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多,运动量比以前大大减少了。 肌肉过劳 安逸 状态,其实也是会减弱脾气的,都不利于脾的 健康 。
第二个因素:压力变大了。
现在跟以前相比,虽然时代在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压力也变大了,体现在生活上、工作上、精神上,而中医上认为,人 过于忧虑也会伤脾 ,耗损脾气。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状态中的人,比较容易脾虚。
第三个因素:饮食大变化。
以前能吃饱就不错了,但现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足了,我们的饮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不再追求吃得饱了,而是变着花样地吃。但因此,很多人养成了不 健康 的习惯,比如 三餐经常不按时吃、饮食过于单一、贪凉 等,长期下去,都容易伤脾,引起脾虚,还可能会诱发脾胃方面的疾病。

中医上的脾和西医的脾不一样,脾一旦虚了,影响的不仅仅是它自己,还有其他脏腑的 健康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脾虚的人应当要早点养脾。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呢?其实,脾虚的人身上大多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不妨对照自查一下,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可以看看有没有以下几种身体表现,若有,大概率是脾虚了:
一般来说,脾虚的人,食欲会有变化: 胃口不好 ,吃得其实并不多但经常 腹胀 。
面部会有变化:脾虚的人, 舌苔容易变白变厚 ,舌头还容易胖大,两侧有 齿印 ;还容易 流口水 ,中医上讲脾开窍于口,主涎,脾虚的人,睡觉时容易流口水;脾胃功能不好,也会影响到肺,而肺开窍于鼻,所以鼻部也会有所表现,容易干燥、流鼻涕。
排泄也会出现异常:脾主运化,脾虚了,不能正常运化,体内容易残留过多的湿,所以说这类人常常还会伴有 湿气重 的情况。脾虚湿重,就容易引起 大便不成形、干稀不调 。

最后,从整体上看,脾虚的人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差,经常是 少动懒言 的, 感到身体很沉重,没精神 。
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脾虚,身体表现也不完全一样,比如是 脾里有寒 引起的脾虚,那么, 怕冷、肚子发凉、腹痛 等是常见的表现,若是 脾不统血 了,那么 身体乏力、面色发黄、慢性出血 则是常见的表现。
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脾虚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小孩来说,胃口差,往往少气懒言,多半是脾气虚了。成年人脾虚,很多人会有“大肚子”,但这不是真正的胖,而是脾虚湿重带来的 虚胖 ,是体内水分太多了。
只有在了解了脾虚的表现,知道自己是哪种脾虚后,才能开始着手调理,如果只是一味地的吃一些对脾好的食物,其实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相反, 胡乱进补, 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所以,健脾之前,大家首先要纠正错误的健脾观念,要知道根据自己的脾虚类型去养脾,而且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长期靠吃药去调理,下面给出一些健脾建议给大家:

脾虚的人,平时尽量 少吃凉食 ,现在天气渐冷,也要注意 保暖 ,避免寒邪入侵,加重脾虚与湿气,可以适当吃点温性食物,如 桂圆 ,搭配红枣,有利于帮你健脾养血。此外,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 按时吃饭 ,让脾胃得以正常地运行。如果有朋友想通过 服用中药 来改善脾虚,请务必要在 中医的指导下 进行,不要自己随便吃,因为服用中药讲究辨证施治,乱吃可能不仅没效,还有隐患。
总而言之,脾虚易生百病,以上这些脾虚的身体表现,若您都没有,值得恭喜,若有,建议您就要早点养脾了。
2022-08-09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2:30: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你可以用陈皮来泡茶喝,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化痰、止咳、健脾胃、温胃、散寒。黄色的食物是补脾的。建议用简单的中药来调理这样来的比较快一点。

  •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从中医的角度看就是脾虚胃弱,等等导致的。常常由于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节等等引起的。 指导意见:建议你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观察,也可服用中成药健脾开胃,健脾丸等治疗观察。

  • 脾气虚无力运化水谷故大便前硬后软脾主肌肉脾虚则肉削故体瘦 水谷之气不足则营卫气不足故不能上充心肺与胸中大气亦不能温养四肢则现语音无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 心气不足则神不能聚故心无所主不能入定 致于小便带黄乃是脾胃不足冲脉之火下行所致 补中益气丸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