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与经方14首介绍之“泻心汤”系列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 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也是医圣张仲景使用率较高的一味药,现介绍含黄连的14首经方之6首泻心汤。
1.泻心汤
组成: 大黄10克 黄连 黄芩各5 克。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2.附子泻心汤:
组成: 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
3.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4.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5..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克(洗) 、黄芩 、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9克, 黄连3克 、大枣12枚(擘)。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主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
6.生姜泻心汤
组成: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9克(洗)、 黄连3克 、 大枣12枚(擘)。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和胃消痞,散结除水。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2022-07-1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2:16: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甘草泻心汤: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

  • 半夏泻心汤,出自医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组成: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主要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表现为恶心呕吐,容易腹泻,心下痞满,舌苔白腻,脉弦滑。药物分析:得了脾胃病,大多数属于寒热虚实错杂。即有上火表现,比如口腔溃疡,失眠多...

  •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有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干姜、人参组成。全方寒热互用以调阴阳,苦辛并举以复升降,补泻兼顾以调虚实,为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经方。现试图从多角度、多效性方面解读该方,探求其作用本质。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学解读 现代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

  • 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或肉桂)主治慢性胃炎伴有泛酸、呕恶。黄连与吴茱萸(或肉桂)的用量比例为2:1。半夏泻心汤加夏枯草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头痛、失眠。半夏与夏枯草为对药,具有引阳入阴、解肝经郁热之头痛的功效。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三味(藿香、佩兰、砂仁)主治湿浊阻中、气机不利、胃脘不舒。藿香三味...

  • 甘草泻心汤是源自《经方配伍用药指南》一书,该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为尚炽昌等人,出版日期为1998年,ISBN号为7-80089-718-4。此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12克,黄芩9克,洗净的半夏12克,大枣12枚,黄连3克,干姜9克,以及人参9克。其使用方法是,将这些药材加入2升水中煮沸,过滤后再次...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