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平调的代表方是

寒热平调的代表方是半夏泻心汤,详细介绍如下:
一、半夏泻心汤介绍:
1、半夏泻心汤是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2、此方所治之痞,是小柴胡汤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所致。治疗以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为主。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失常,故见呕吐,肠鸣下利。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故为君药。
二、配伍以及运用:
1、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临床应用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为辨证要点。

2、湿热蕴结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2023-05-11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4:28: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寒热平调的代表方是半夏泻心汤,详细介绍如下:一、半夏泻心汤介绍:1、半夏泻心汤是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

  • 【答案】:C 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常用于寒热互结之痞证。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常用于少阳湿热证。

  • 乌梅丸,中成药名。为驱虫剂,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 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组成: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 大枣12枚(擘)。黄连汤具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