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的全身穴位图,请收藏!

老话常讲“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正式进入40天的“三伏天”,这时期,对我们的感受是炎热难耐,但在医生眼中,却是养阳驱寒、治病防病的佳时。三伏时节,阳气旺盛,人体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药物能更有效地渗透与吸收。在特定穴位进行药物熏贴,即三伏贴、三伏灸,能以热治寒,疏通经络,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实现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这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与“未病先防”预防观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将汇集所有保健穴位图,方便大家学习与收藏。

1、日常艾灸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

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

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2、治女人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不调,取穴关元穴、肾俞穴、三阴交穴、血海穴(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3、治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取穴肺俞穴(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4、治腹泻拉肚子

脾胃虚弱,便溏者,或贪凉过度或饮食不洁,诱发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5、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等问题。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加速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6、治空调病

长期待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取穴大椎穴(温阳利湿)

7、治皮肤问题

夏季湿气重,皮肤病高发。对于内湿外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可采用艾灸治疗。还需勤晒被褥、保持卫生,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

8、治暑湿症

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时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

头伏:2019年7月12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

中伏加强:2019年8月1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

不喜三伏贴的朋友,可用艾条灸穴位,伏天灸几下,疾病自然远离。2024-11-20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1:16: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日常艾灸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2、治女人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不调,取穴关元穴、...

  • 常灸穴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神阙(肚脐正中)、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一横指)。大家可以买一张穴位图查找穴位。需要材料:艾绒、新鲜老姜、打火机、线香、牙签 操作方法:1.取新鲜老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2....

  •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

  • 三伏灸好处与功效1 三九天艾灸的好处1、艾灸是所有补阳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艾绒燃烧的火叫做“均衡蕴火”,可以通十二经脉。2、艾灸以后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身体特别暖和,这就是艾灸还能祛寒的一个重要好处。3、艾灸的防病作用不言而喻,既然可以治病,那对于防病自然没有问题。三九天艾灸...

  • 三伏灸与三伏贴的区别在于三伏贴主要是用调好的药物贴在特定的穴位上,用来影响、调整人体的磁场,让人体激发自身的修复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三伏灸,除了有三伏贴的作用特点之外,其自身具有更大的能量。艾灸疗法的特点是从身体内部祛病缓疾,通过温热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经舒络,增强人体的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