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生药材鉴定

地肤子为胞果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约1-3毫米,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周围具三角形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后,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毫米,黑色。地肤子无臭,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中,果实(除去花被)纵切面显示果皮细胞1-2列,细胞内充满细小方晶。种皮细胞1-2列,黄棕色。外胚乳菲薄,胚乳位于马蹄状胚的中心,含微细淀粉粒。粉末(包括宿存花被)为灰绿色或黄褐色,非腺毛由2-3个细胞组成,有的具壁疣,石细胞壁稍厚,纹孔稀少,有的呈短纤维状,长65-150微米,壁较厚,木化。花被裂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气孔类圆形,黄棕色,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果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弯曲,细胞内充满小方晶,盲径3-13微米。种皮细胞黄棕色,略呈现长方形或方形。
理化鉴别包含多个步骤,检查皂甙、甾萜类、黄酮类、生物碱。这些鉴别方法涉及蒸馏水温浸、硫酸提取、盐酸与镁粉加热、碘化铋钾试剂、碘一碘化钾试剂、硅钨酸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等。薄层色谱法则用于检测特定化合物。
地肤子的药物应用鉴别显示,它与苦参均具有清湿热、祛风止痒及利尿作用,可用于风湿侵袭肌肤所致的皮肤瘙痒、妇女阴痒带下及湿热蕴结小便淋痛不利等症状。与苦参相比,地肤子祛风利湿止痒效果较好,更适合治疗因风湿热邪所致的皮肤及妇女阴痒、小便淋痛等。地肤子与黄柏的差异在于,地肤子在治疗淋利水、清热方面与黄柏相似,但黄柏的苦烈之味和大泻膀胱湿热的功效使得黄柏在某些情况下更为适合。
扩展资料地肤子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北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2024-11-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2: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理化鉴别包含多个步骤,检查皂甙、甾萜类、黄酮类、生物碱。这些鉴别方法涉及蒸馏水温浸、硫酸提取、盐酸与镁粉加热、碘化铋钾试剂、碘一碘化钾试剂、硅钨酸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等。薄层色谱法则用于检测特定化合物。地肤子的药物应用鉴别显示,它与苦参均具有清湿热、祛风止痒及利尿作用,可用于风湿侵袭肌肤所致...

  • 地肤子的真伪鉴别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的果实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上有用天仙子藜岗松等冒充地肤子者,由于地肤子与伪品性状相似,不易区分,现将地肤子的真伪鉴别方法介绍如下真品真品地肤子的果实呈扁球状。回答是地肤子和白附子,不是一味药,地肤子是植物地肤子的果实成熟后干燥白附子又名独角莲...

  • 地肤子 地肤子,中药名。为藜科植物地肤子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性 味 味辛、苦,性寒。归 经 归肾、膀胱经。功 效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 治 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 其性状为扁球状五角星形的果实,直径约为1-3毫米,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外被宿存花被,内有膜质果皮及黑色的种子。地肤子含有三萜皂甙、脂肪油、生物碱、黄酮等化学成分。地肤子的来源多样,别名包括地葵、地麦、益明、落帚子、竹帚子、千头子、帚菜子等。地肤子的嫩茎叶也有药用价值,而地肤的嫩茎...

  •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呈扁圆形五角星状,直径1~3毫米,厚约1毫米。外面为宿存花被,膜质,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土灰绿色或浅棕色;有的具三角形小翅5枚,排列如五角星状。顶面中央有柱头残痕,基部有圆点状果柄痕,及10条左右放射状的棱线。花被易剥离,内有 1粒小坚果,横生,果皮半透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