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汤简介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黄4.5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元参6克白桔梗(去芦)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六《医便》卷二: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1.5克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柴胡2.1克熟地黄2.4克麦门冬2.4克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摘录《医便》卷二《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黄柏(盐水炒)各4.5克知母牛膝生地各3克白芍3.6克甘草梢木通各2.4克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当归3.6克熟地麦冬m白术各3克酒生地2.4克陈皮2.1克盐知母盐黄柏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喉舌备要秘旨》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熟地5分,元参3钱半,麦冬1钱半,生芍药1钱半,丹皮1钱半,泽泻1钱,北沙参3钱,女贞3钱,金钗石斛1钱半,天冬1钱半。主治阴虚火旺之喉症。用药禁忌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幼科铁镜》卷六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当归、地黄、白芍、黄连、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莲子、黑元参、甘草、麦冬、灯心。主治小儿阴虚痰结之咳嗽,涕唾带血,甚至血溢。附注《幼幼集成》本方用法:净水浓煎,清晨空心服。《类证治裁》卷三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白芍1钱3分,当归1钱2分,熟地1钱,麦

详见百科词条:滋阴降火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07:20 共329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2022-09-25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1:26: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卷十五: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黄柏(盐水炒)各4.5克知母牛膝生地各3克白芍3.6克甘草梢木通各2.4克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当归3.6克熟地麦冬m白术各3克酒生地2.4克陈皮2.1克盐知母...

  • 滋阴降火汤,源自古典医书《寿世保元》卷六,此方旨在调理身体,滋养阴液,清降体内火气。其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蜜炒川黄柏、生知母、怀熟地黄、天花粉、生甘草、元参以及去芦的白桔梗,每味药材量精确,总计如下: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

  • 滋阴降火汤,源于古代医书《医便》卷二,旨在调和体内阴阳失衡,平抑过度的火气。此汤方由多种草药组成,包括当归、川芎、白芍药(经薄荷汁炒制)、黄芩、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柴胡、熟地黄、麦门冬,每味药的用量分别为3克、1.5克、2.1克、2.4克、2.1克、2.4克...

  • 在中医经典著作《医碥》卷二中,有一剂名为滋阴降火汤的方剂,其用于治疗阴虚火动的情况,特别是当病症起源于人体深层(即九泉)。主要成分包括当归3克、川芎1.5克、白芍药(经过薄荷汁炒制)2.1克、黄芩2.1克、生地黄(姜汁炒)2.4克、黄柏(蜜水炒)2.4克、知母(酒炒)2.4克,以及柴胡2....

  • 滋阴降火的方剂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名为滋阴降火汤,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芍,剂量为3.9克当归,用量为3.6克熟地,同样3克麦冬,用量为3克白术,用量同样为3克酒生地,用量为2.4克陈皮,用量为2.1克盐知母和盐黄柏,各1.5克生姜,需要3片大枣,使用2枚这个方剂的主要功效是滋阴降火,...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