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法中强调白饮和服的方剂

服法中强调白饮和服的方剂有白散、四逆散、五苓散、半夏散及牡蛎泽泻散。
三物白散,中药方剂,由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组成。有温下寒实,涤痰破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部相关疾病。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如《古方新用》五苓散服法中云:“将上药为末,每服3g,开水冲。”认为“白饮”为“开水”。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苓散服法中云:“每服二钱,热汤调下。”认为“白饮”为“热汤”。
如《药征及药征续编》中云:“又按:饮及白饮,疑俱是白酒之谓欤。”

白饮的分类:
1、米汤:如《汤头歌诀新义》在五苓散服法中有“共为细末,每次6g,以米汤调服”的记载,认为“白饮”为米汤。
2、白米饮:丹波元简认为:“白饮,诸家无注,《医垒元戎》作白米饮,始为明晰。”认为这两种说法不妥。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有“食白米粥,勿食生苍耳,成走疰”的记载。而 米汤、白米饮、白米粥同为一物,可见“白饮”与之不同。

3、淅米饮:《伤寒论校注语释》中有:“山田业广曰:‘白饮者,淅米饮也。’……淅米即洗米也,现又称米泔水。”而《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云:“治啖蛇牛肉食之欲死方……以泔洗头,饮一升愈。”
可见仲景已有泔之名, “白饮”非“淅米饮”即“米泔水”已明。
2023-05-27
mcxzy 阅读 3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10: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苓散。根据查询《伤寒论》显示,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服法中强调白饮和服的方剂是五苓散。五苓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

  • 一般要看你的所用散剂的用法,内服散剂一般为细粉就是过六号筛,外用散剂要为极细粉过九号筛,根据医生给你开的方子应该是一副内服散剂,所以过六号筛就行啦,你可以到当地比较大一点的药房,让他们帮你做好!白饮是指米汤或白开水,和服方寸匕剂量的药。方寸匕系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

  • 【组成】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 【用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

  • 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22.5克 【用法】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海服1.5克,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若不利,进热粥200毫升;利过不止,进冷粥200毫升。 【主治】寒实结胸。提醒您:白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三物白散,中药方剂,由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组成。有温下寒实,涤痰破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部相关疾病。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三物白散煎服方法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