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伤寒论里阴阳易的有关资料!越多越好。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三九二、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烧裩散方:右剪取妇人中裩,近隐处,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和服如法。
三九三、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一升(棉襄)
  右三味,以清浆水(米汤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纳香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三九四、伤寒差(病愈)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大黄二两
大承气汤方: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用) 大黄四两(洗) 芒硝三合
三九五、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牡蛎(炒) 泽泻 括蒌根(天花粉) 蜀漆(常山,洗去腥) 葶历(熬) 商陆根(炒) 海藻(洗去腥)
  右七味等分,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三九六、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丸方: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三九七、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九八、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病愈),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减少)谷则愈。2014-01-03
皇帝内经(素问、灵枢)2013-12-3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7:43: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九二、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烧裩散方:右剪取妇人中裩,近隐处,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和服如法。三九三、大病差后,劳复者,枳...

  • 是指健康人与伤寒或温病恢复期的病人 *** ,出现以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为常见症的疾病[1]。即伤寒或温疫等病后余热未净,由房事而传之对方者[2]。4.1 症状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阴阳易之为病...

  • 今日无意中翻到伤寒书的某一页,然后看到“裈:内裤,有裆之裤”,出于好奇把这一整段读了下,继而把整个条文也读了下。【原文】: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这个条文是治疗阴阳易的证病,即病...

  • 以前的《金匮》到上一篇结束了,倪师把《伤寒论》里最后一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移到这里,实际上也应该放在第二十三篇。这一篇讲的是性病。“ 阴阳易 ”就是男女之间交换的病。“ 其人身体重 ”,身体感觉重,“ 少气 ”,呼吸很短,“ 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 ”,阴部痛,似抽筋。因为腹中有...

  •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其主要内容如下:全书结构:《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内容概述:第一、二卷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以及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和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详细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