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方: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异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组成】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 【用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方论】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实验研究】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著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著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提醒您:五苓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09-30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38: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

  • 五苓散,为中药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其配方有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均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桂枝通阳化气,外散表邪,内助膀胱气化,白术健脾燥湿。此方剂,现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

  • 2、五苓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

  • 五苓散的主要功效包括淡渗利水,能有效治疗水湿内停、小便不通等症状,缓解身体不适。此外,它还能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身体机能的转变,对身体大有裨益。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它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多种症状,如发热...

  • 五苓散可以治尿频,五苓散是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中药组方配制而成,属于中药方剂中的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延沫、头晕、眩晕、短气而咳、水肿、泻。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