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2015-11-03
《金匮要略》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的一本书,它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杂病的医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关于内链灶核科杂病的中医临床专书。这本书被誉为杂病诊疗的鼻祖,它的存在是为了拯救疾苦,体现了医学家对于救助病人的坚定信念。书中所体现的和气盈溢,足...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是一部论述内科杂病的中医临床专著。杂病诊疗,方书之祖,拯济疾苦,不忘活人之道;和气盈溢,足见圣人之行,“医圣”张仲景确立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后世中药临床学的理论基础。《金匮...
因此,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来说,《金匮要略》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宝贵财富。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最早专研杂病治疗的典籍。它在脏腑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独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疾病的辨识和治疗准则,对于学习中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被视为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本书编撰时,秉持“方便学习,服务临床,提炼...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羊不吃草是什么草药? 71次阅读
- 穴位敷贴怎么治疗咳嗽? 14次阅读
- 十全大补汤方剂 9次阅读
- 《金匮要略》是本怎样的著作? 38次阅读
- 《金匮要略》是怎样的古籍? 28次阅读
- 金匮要略作者是谁? 8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