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制作

膏方的制作步骤正常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浸泡药材。通常需浸泡12个小时,让药材充分吸饱水分,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都吸附出来。

第二,三煎其药。可用家中的高压锅分数次煎煮,每次加水浸没药即可,不必太多,因为此时的药材已经吸饱了水。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火煮20分钟,过滤后取出药液,同时用大小适宜的平底碗压榨出剩余药汁。将药渣加冷水再煎。这样反复三次,合并药液。一般到第三汁时药液已很淡,药渣已如同豆腐渣。整个煎煮过程一般需要3小时。

第三,浓缩精华。等煎完"三汁"后,静置沉淀,再用4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煎出的药液可盛在钢锅等导热快的容器中,用大火煎煮蒸发浓缩,不停搅拌,同时预防溢出,使之逐渐形成稠状。一般需要4个小时左右。小膏方的药汁浓缩后,其量一般在1升左右(按处方大小而定),搅拌时有黏之感,并伴有阻力。

第四,加料收膏。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收膏用的阿胶粉、鹿角胶粉、鳖甲胶粉(或黄酒烊化)、麦芽糖、冰糖、蜂蜜等,用小火收膏。如果处方中有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自制的膏方同样可以做到"滴水成珠",如果冷却后发现太稀稠,可再加入锅中煮沸蒸发水分。最后,将制成的膏方药盛入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即可每日服用。初服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2018-10-0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14: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传统制作膏方一般需要经过八道核心工序。这些工序包括浸泡、煎煮、沉淀、浓缩、化膏、过滤、收膏和凉膏,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共同确保最终膏方的质量与效果。首先,浸泡工序是将所需药材加入一定量的水,通常药材与水的比例为1:8至1:10,并浸泡12小时左右。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有利于...

  • 这七个步骤分别是: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以确保膏方的质量和疗效。配方是根据处方将药材配齐,这是制作膏方的基础。浸药则是将药材放入专用容器中加水浸泡,让药材充分吸水膨胀。提取是将浸透的药材进行煎煮,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浓缩是将提取出的药液...

  • 传统的膏方制作工艺通常需要七个步骤。这些步骤包括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和凉膏。首先,按照处方将药材配齐并分装。接着,药材需要被浸泡在专用的浸药容器中,加水浸泡一段时间,以确保药材充分吸水膨胀。随后,浸透的药材会被送入煎煮区进行煎煮,通过持续煮沸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煎煮...

  • 1、准备材料:砂锅、汤锅、木铲、冰箱、中药饮片及其辅料。2、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3、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

  • 滤液继续加热,直至达到滴水成珠的稠度,这是膏方制作的关键阶段。然后,加入750克的红丹,搅拌均匀,确保所有成分充分融合。将混合物炼制成膏状,完成初步的膏体制作。最后,将膏体置于水中浸泡,以进一步提纯和稳定其性质。取出膏体后,再用文火将其熔化,待其温度适中,将膏液均匀地涂抹在布料或纸张上...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