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植物神经紊乱称为虚劳吗?

虚劳是多种慢性神经衰弱性证候的总称,临床上常见形神衰败,身体瘦弱,大肉尽脱,失眠厌食或五心烦热,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病程较长或有较长的病史,一般呈进行性加重。
中医并无植物神经紊乱这一病名
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虚劳是多种慢性神经衰弱性证候的总称,临床上常见形神衰败,身体瘦弱,大肉尽脱,失眠厌食或五心烦热,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病程较长或有较长的病史,一般呈进行性加重。
中医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外因多因长期持久有强烈精神刺激,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内 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是五脏六腑的大主,生命活动的根本,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不仅导致 不寐症,还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容易招致疾病。中医治疗主要是运用中药补益气血、滋阴通络、祛瘀安神,从整体调治,从根本上治疗植物神经紊乱患者。2021-07-22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医叫内分泌失调,是比较难治疗的,可以采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针灸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要注意作息的规律,不要把生物钟打乱了,可以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2021-07-22
虚劳,中医病症名,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2021-07-21
中医称之为虚劳。植物神经紊乱的中医病因一般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基本生命活动障碍。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处方用药。2021-07-22
中医的虚劳是指因过度劳累或者久病不愈、以及先天体虚等原因,进而引起的气血精津液亏虚,使五脏失于濡养,就会出现五脏虚损、功能减退的症状,正如“精气夺则虚”。如果是心之虚劳,多可表现出失眠多梦、心胸憋闷疼痛、气短喘促,活动后症状可加重;如果是肾之虚劳,多会表现为腰膝酸软、倦怠懒言、形体消瘦、面色晦暗等。其治疗方法多以补气养血、填精益髓为主。2021-07-22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常见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所以患者不仅有头痛失眠、烦躁厌食、焦虑抑郁等大脑功能紊乱的...2021-07-21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2021-07-21
1,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常用谷维素及维生素B1等,其中维生素可以调节患者的胃肠动力不足和消化不良,谷维素用来调节胃神经功能。
2,抗焦虑、抑郁药:常用药物如黛力新、氟西汀、多虑平等,此类药物主要是用来缓解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焦虑、抑郁等症状。
3,镇静助眠药:如安定等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有失眠症状的患者。
4,抗心律失常药:如 、倍他乐克等药物,可以缓解植物神经紊乱带来的心慌等不适症状。2021-07-22
中医并无植物神经紊乱这一病名

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虚劳是多种慢性神经衰弱性证候的总称,临床上常见形神衰败,身体瘦弱,大肉尽脱,失少厌食或五心烦热,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病程较长或有较长的病史,一般呈进行性加重2021-07-22
属于郁证吧2021-07-2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12: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并无植物神经紊乱这一病名 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虚劳是多种慢性神经衰弱性证候的总称,临床上常见形神衰败,身体瘦弱,大肉尽脱,失眠厌食或五心烦热,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病程较长或有较长的病史,一般呈进行性加重。中医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

  • 植物神经紊乱,中医辨证称为虚劳或是郁症,辨证分析这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得不到及时的纾解、气血运行的失常,致使心神内扰、情绪情志内耗、肝火犯胃、心神失养、精神失常。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无饥饿感、进食无味,胃胀打嗝、烧心、恶心呕吐等,往往按胃病治...

  • 中医称之为虚劳。植物神经紊乱的中医病因一般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基本生命活动障碍。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处方用药

  • 植物神经紊乱,中医称之为虚劳或是郁症,较为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肝气郁结得不到纾解所形成的问题。(1)心脾两虚型:多思虑,心悸乏力,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面色无华 (2)肝郁脾虚型:胸胁胀满,情绪低落,胸闷失眠,难以入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3)...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