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有哪些特征?

(张福泉)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古,此外东北三省、陕西、甘肃、宁夏、山东也有分布。以根茎入药。根茎含知母皂甙A-Ⅰ、A-Ⅱ、A-Ⅲ、A-Ⅳ、B-Ⅰ、B-Ⅱ、萨尔萨皂甙元、吗尔考皂甙元、杧果甙、异杧果甙和鞣质等。花蕾含甾类皂甙元,如吉托皂甙元,替告皂甙元等。药理试验,知母浸膏对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抑菌:知母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味苦性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主治热性病高烧、口渴烦燥、肺热咳嗽、结核病发热、糖尿病、大便干燥。
一、形态特征
全株无毛。根状茎肥大,横生,着生多数黄褐色纤维状旧叶残基,下面生许多粗长的根。叶基生,丛出,线形,质硬,长20—70cm,宽3—6mm。花莛直立,圆柱状,高50—100cm,其上生鳞片状小苞片。穗状花序,长30cm,花2—3朵丛生,花被片6,长圆形,白色或浅紫色,雄蕊3个,着生花被片中央;子房长卵形,3室。蒴果长卵形,长10—15mm,直径5—7mm,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各室有1—2粒种子。种子呈三棱形,两端尖,黑色,长约11mm(图14—117)。

图14—117 知母形态图
1.植株下部及根 2.花序
二、生物学特性
生于向阳山地,丘陵及固定沙丘上。适应性很强,喜温暖,能耐寒,也耐干旱,除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土壤水分过多,根茎生长不良,往往容易腐烂。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佳。
种子在平均气温13℃以下全部发芽需一个月,18—20℃则需2周,在恒温箱(20℃)
里萌发需6日,在平均气温15℃以上播种为宜。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一般土壤均可栽培。每亩施堆肥1300kg,氯化钾6.6kg,复合固体肥(氮∶磷∶钾=10∶6∶5)66kg,翻耕后,整成130cm宽的平畦。
(二)繁殖方法
知母繁殖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
1.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进行大量繁殖的有效方法,但到收获则需要较长时间。采种母株应选用3年生以上植株,3年生植株的花茎数为5—6支,每穗花数为150—180朵,果实易脱落,因此在过分成熟之前顺次采下,每株可得种子5—7g。种子发芽率80—90%,隔年种子发芽率为40—50%。用贮藏两年以内的种子为佳。秋播或春播均可,秋播在封冻前,春播在4月份。条播,行距10—2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1.5cm,保持土壤潮湿,20天左右出苗。苗出齐后间苗,按株距7—10cm定苗,每亩播种量0.5—0.7kg。
2.分株繁殖
早春或晚秋,挖出根状茎,切成3—6cm长段,每段带芽1—2个。按行距25—30cm开沟,株距9—12cm栽种,覆土5cm。
(三)田间管理
1.除草培土和去花薹
每年除草松土2—3次,由于根茎多生长在表土层,因此,雨季过后和秋末要培土。除留种外应剪除花薹,促进根茎生长,提高产量。天旱要及时浇水。
2.施肥
知母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强,故除施足基肥外还须追肥数次。据研究,氮肥对知母根茎增产效果明显(表14—95),钾肥次之。土壤酸度近中性的试验区收获量较高,因此,对酸性土壤有必要施石灰以矫正酸度或施有机肥以提高缓冲能力。作为氮肥可施人粪尿,铧肥可施草木灰等农家肥,迟效肥可用适量的饼肥。每年4—8月每亩应分次追施尿素20kg,氯化钾13kg,秋末冬初应施复合固体化肥(氮∶磷∶钾=5∶5∶5)33kg,可溶性磷肥6.6kg。

表14—95 肥料三要素和根茎产量的关系
注:肥料2年内每亩施氮、磷、钾各37.5kg。收获量:切除须根的根茎单株干重。
(资料来源:最新药用植物栽培法,伊东宏等著,王庆勇译1984年8月)
四、采收与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掉枯叶和须根晒干为毛知母。趁鲜削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带土鲜根切洗后的生品率为35%左右。洗时不要长期将根茎泡入水中。晒干或烘干,折干率为3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一般种子繁殖的第二年每亩为100—120kg,第三年每亩为300—360kg。分株繁殖的定植后第一年每亩为200kg,第二年为400kg。加工后的生药易发霉,应避免吸潮,贮藏中还应注意鼠害。
萨尔萨皂甙元含量4—5月份(开花前)最高,为3.17—2.73%,3月份(萌芽不久)最低,为1.09%,12月份2.02%。河北易县西陵产知母,萨尔萨皂甙元含量高,为3.10%,赤峰为2.03%,上海栽培的为2.04%。一年生含量为1.70%,二年生4.19%,三年生:2.57%。
2019-06-24
知母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0.5-1.5厘米,为残存的叶鞘所覆盖。叶长15-60厘米,宽1.5-11毫米,向先端渐尖而成近丝状,基部渐宽而成鞘状,具多条平行脉,没有明显的中脉。花葶比叶长得多;总状花序通常较长,可达20-50厘米;苞片小,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花被片条形,长5-10毫米,中央具3脉,宿存。蒴果狭椭圆形,长8-13毫米,宽5-6产毫米,顶端有短喙。种子长7-10毫米。花果期6-9月。
适应性很强,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草原和杂草丛中。土壤多为黄土及腐殖质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间越冬,喜温暖,耐干旱,陈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特别在高温期间,如土壤水分过多,生长不良,且根状茎容易腐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
生于海拔145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路旁较干燥或向阳的地方。
产河北、山西、山东(山东半岛)、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南部)、吉林(西部)和黑龙江(南部)。(湖北荆州地区有一份标本,尚待研究。)也分布于朝鲜。
栽培:知母主产河北省安国市(安国市和博野县两个种植基地迅速向周边县扩散,定州、深泽、安平、里县,其中河北博野的杜各庄、徐营、屯庄三个自然村最为集中。)、安徽省亳州市(亳州知母主要种植在谯城区十九里镇马老家一带,赵桥、十八里、五马、谯东等乡镇也有种植。),形成了中国知名的两个种植基地。
野生:毛知母主产地河北张北、易县、赤城、涞源、阜平;山西榆社、五台、代县、寿阳;内蒙古扎鲁特旗、西乌珠穆、东台珠穆、林西、科尔左中旗、阿荣旗;辽宁铁岭、阜新等地亦有分布。2022-05-29
我们都知道,中草药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中草药的命名上,多少能看到一些与“医药”无关的文化气息。比如“知母”这味中药,看到这个名字,您是否会第一时间想起“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样的千古名句?

其实,知母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已经被列为中品,并有“蚳母、连母、野蓼、地参”这样的别名。

从植物来源来说,知母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的部位是知母的干燥根茎。在河北易县、张家口、蓟县、山西、河南、内蒙等地都有出产。其中,河北易县所产者素有“西陵知母”的称呼,被视为道地药材。

从市面上的商品知母来看,知母可以分为毛知母和光知母,其中:

毛知母:外观为扁圆柱形,有时分叉而稍弯曲,就像一条干燥的虫子,全身长满棕黄色的绒毛和叶基纤维。

知母的根头处有个叫“金包头”的特征,这是传统本草家鉴定真伪的特点,为残留的浅黄色叶痕或者茎痕,残存的纤维束包住根茎头而得名。

知母的表面有纵抽沟,环纹明显,下面多光秃,为椭圆形须根痕,质脆而易断,断面黄色,散生纤维管束,味微甜而后苦。入药者以身条肥大、外皮附金黄色须毛,质坚实柔润,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肉知母:又叫光知母,就是新鲜毛知母去净外皮晒干而成。外观黄白色,有纵皱和须根痕,其它和毛知母完全一致。

现代科学发现,知母的主要成分就是多种甾体皂甙,它们水解后会成为皂甙元,此外还含有较多的烟酸。这些生物物质也就决定了知母的药理作用,大概有:

1、解热。
2、抗菌。
3、镇静。
4、祛痰。
传统中医认为,知母的性味苦寒,能入肺、肾、胃三经,主要就是能解热除烦、清肺滋肾。常被用于各种热病口渴、肺热咳嗽、阴虚燥热的虚汗骨蒸诸证。一般直接切片生用,也有惯用盐水炒制后使用者。
综合历代医家对知母的使用经验,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和掌握:
一、清实热:
知母常被用于清气分实热,尤其是古代夏天出现的高热不退被称为暑疟者,常用知母和石膏、青蒿、麦冬、石斛、金银花之类配伍,以辅助石膏清热之用。
其中,知母也有很主要的解热镇静之用,代表方剂如白虎汤;
二、退虚热:
知母也是中药系统里少数几味能同时用于实热和虚热的品类。一些慢性消耗性疫病引起的长期地热不退,或者午后潮热,骨蒸盗汗,脉沉细而数。
这时候,知母常与青蒿、鳖甲、地骨皮等配伍。而女子产后劳热,知母也可以适当运用。
三、清肾火:
中医对于肾火,其实是很少用清泻之品的。但如果肾阴虚而导致阴虚火旺,出现一些梦遗滑泄之证,同时伴有喉痛咽干、腰酸酸软等现象。
此时最常用的一个组合就是知母配伍黄柏,其中,知母有镇静滋阴,黄柏能降火泻热,代表方剂如知柏八味丸。
四、下焦淋浊:
常见于一些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如果伴有阴虚阳亢之“热象”,知母也常被用到,一般以茅根汤、或金银花汤送服。
五、胃经虚火:
胃经虚火上炎,常会引起一些口臭、口腔溃疡、牙周问题、喉痹喉痛,知母常和玄参、生地、露蜂房、甘草等配伍。
六、消渴:
知母也可以用于消渴、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糖尿病,如果伴有烦渴、烦热,辨证属于肺胃燥热之证,可以用知母和天花粉、麦冬等配伍,以滋阴生津。
最后,知母也可以外用,对于一些紫斑和过敏性皮疹,可以用知母加醋磨汁后涂抹患处,有一定的退疹之用。
当然,作为一味苦寒之品,知母也有一定的使用注意事项:
1、知母有“滑肠”作用,脾虚便溏者不宜;
2、古代中医认为,孕妇宜慎用知母。
2022-06-14
知母(拉丁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也叫毛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
知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全年各季节都能播种,主要是春播或夏播。
该种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最主要产区在河北。中药别名: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0.5-1.5厘米,为残存的叶鞘所覆盖。叶长15-60厘米,宽1.5-11毫米,向先端渐尖而成近丝状,基部渐宽而成鞘状,具多条平行脉,没有明显的中脉。花葶比叶长得多;总状花序通常较长,可达20-50厘米;苞片小,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花被片条形,长5-10毫米,中央具3脉,宿存。蒴果狭椭圆形,长8-13毫米,宽5-6产毫米,顶端有短喙。种子长7-10毫米。花果期6-9月2022-04-16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4:13: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C

  • #毛知母呈长条状,略弯曲,长315厘米,直径0.81.5厘米。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存(金包头)。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的茎基,由两侧向根茎的上方生长;下面隆起,有凹陷或突起点状须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嚼之粘牙。...

  • B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