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邪蒿的功效与作用

邪蒿 (《千金·食治》)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邪蒿 多年生草本,高37~73厘米。茎直立,无毛,具深棱槽,有分枝。叶矩圆形,长5~25厘米,宽4~20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1~3毫米,顶端急尖,无毛;叶柄长5~20厘米。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2~7厘米;总花梗长4~12匣米;总苞片多数,丝状;伞幅20~30,长1.5~5厘米;小总苞片多数,丝状;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花梗长5~10毫米;萼齿明显;花瓣白色,背面有毛。双悬果卵形,长2毫米,宽1毫米,有柔毛。 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 【性味】辛。温。 ①《千金·食治》:"味辛,温,涩,无毒。" ②《嘉祜本草》:"味辛,温平,无毒。" 【功用主治】利肠胃,通血脉。治痢疾。 ①《千金·食治》:"主胸膈中臭恶气,利肠胃。" ②孟诜:"通血脉,续不足气。" ③《食医心镜》:"治五脏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澼,大渴热中,暴疾、恶疮。以煮令熟,和酱醋食之。" 【宜忌】孟诜:"生食微动风气,作羹食良。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
提醒您:邪蒿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1-2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5:49: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功效主治】主治胸膈中臭烂发恶气,利肠胃,通血脉,益气。将它煮熟后和酱油、醋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口渴难忍热中,暴病1恶疮。但不可与胡萎同食,否则令人汗气曼。柔 骨 类

  • 治痢疾。 ①《千金·食治》:"主胸膈中臭恶气,利肠胃。" ②孟诜:"通血脉,续不足气。" ③《食医心镜》:"治五脏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澼,大渴热中,暴疾、恶疮。以煮令熟,和酱醋食之。" 【宜忌】孟诜:"生食微动风气,作羹食良。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提醒您:邪蒿 此中...

  • 回答:你好。是邪蒿。性味 味辛,性温、平,无毒。主治胸膈中臭烂发恶气,利肠胃,通血脉,益气。将它煮熟后和酱油、醋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口渴难忍热中,暴病恶疮。但不可与胡萎同食,否则使人汗气曼。

  • 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腹部胃肠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有推陈致新的作用。久服可轻身明目益精,除伤寒胃中烦热,治各种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等。苗的主治:卒聋,捣汁频滴之。附方:伤寒余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煎服。小儿骨热:用柴胡、丹砂研...

  • 据记载,青蒿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的功效,常被用作退热剂,以及治疗盗汗、中暑等症状。然而,青蒿中并不含有“青蒿素”,因此不具备抗疟作用。《本草纲目》等古本草书籍中提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的可能指的是青蒿;《救荒本草》与《野菜博录》所载的“邪蒿”也可能是指...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