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与七首经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知母是常见的清热泻火药,其最大的特点是: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有七首用到知母,介绍如下:
治疗阳明热证
(阳明热证是指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之品导致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
1.白虎汤( 阳明气分热盛 )
组成服法: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粳米6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能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2.白虎加人参汤( 里热盛而气阴不足 )
组成服法: 知母18克 ,石膏30 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3.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兼骨节疼烦 )
组成服法: 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上锉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治疗虚烦证
虚烦证:气不和则见胸中结痛,余热未退,可见身热不去或烦,热,名以“虚烦”。
4.酸枣仁汤( 虚劳、虚烦不得眠 )
组成服法:酸枣仁(炒)15g,甘草3g, 知母 、茯苓、川芎各6g。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5.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误发汗后者 )
组成服法:百合7枚(擘), 知母3两 (切)。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治疗痹证
痹症是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了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浊、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6.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
组成服法: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功能主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治疗肺热证
肺热证: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7.麻黄升麻汤( 肺热郁闭,脾虚下利 )
组成服法: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 2小时。汗出愈。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2022-07-11
mcxzy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14 02:27: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7.麻黄升麻汤( 肺热郁闭,脾虚下利 )组成服法: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用...

  • 1、药方一: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姜片15克、黄芩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禄特科技10克。2、药方二:桂枝25克、芍药18.5克、甘草12.5克、麻黄12.5克、姜片12.5克、黄芩30克、知母25克、防风25克、禄特科技12.5克。功效与作用通阳行痹,袪风逐湿,和营止疼。清热解毒...

  • 今天介绍一个治理脾胃的经方——升降汤。出自民国名医张锡纯,专治胃胀、肚子胀、吃了不消化。药方组成包括:野台参、生黄芪、白术、广陈皮、川厚朴、生鸡内金(捣细)、知母、生杭芍、桂枝尖、川芎、生姜。水煎服。张锡纯的这张升降方可兵分三队,一队入脾升清,一队入胃降浊、一队疏肝理气。入脾...

  • 12、知母——苦寒。《神农本草》:主治消渴热中,除邪热,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十二剂中,属于清剂类药物。专入阳明病位。专门去邪热救津液(补不足,益气)还能利不化的水饮。 13、石膏——辛寒。《神农本草》:主治中风, 寒热,心下逆气, 惊, 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 【处方】麻黄4钱,桂枝尖2钱,甘草1钱,杏仁2钱(去皮,炒),知母3钱。【功能主治】伤寒无汗。【用法用量】先煮麻黄5-6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1茶盅,温服。复被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各家论述】方中用麻黄之性热中空者,直走太阳之经,外达皮毛,借汗解以祛外感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