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怎么养生

  《本草纲目》:食本草,药食同源,七分养,祛病健体,调机理,固基防病,补元神,益寿延年。本草纲目怎么养生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草纲目养生的 方法
  食粥养生

  食粥在我国有很悠久的传统,粥在古代称 “糜”。宋代诗人陆游曾著《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李时珍对于粥疗法也相当推崇,认为粥得谷物之精华,能畅胃气,生津液,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脾胃虚弱之人。 《本草纲目》盛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并告诫世人:“大致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 ”春季养肝护脾也最宜喝粥。如荠菜粥具有清肝明目凉血通淋作用,适于高血压、目赤尿浊者食用;猪肝绿豆粥,将绿豆和米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的猪肝放入同煮,熟后加适量盐即成,可补肝养血,清热明目。

  豆类养生

  豆类食品是中医 “药食同源”的一个典型代表。《本草纲目》记载: “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红豆则不仅可以寄托相思,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鲫鱼同煮食可利水消肿。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本草纲目》云:白扁豆能“止泻痢,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故消化不良、呕吐、慢性泄泻等病人可以常服。绿豆,味甘,性寒,无毒,不仅是炎炎夏日中清暑益气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尿解酒,治疮肿,疗烫伤。在民间验方中,将绿豆粉炒成焦黄,用醋调敷,可以治疗肿毒初发。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还提到豆腐具有 “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之效。因此,豆腐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可口良药。经科学验证,豆腐含有的植物脂肪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中体现 “药食同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枸杞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衰老等作用。 《本草纲目》称苦瓜可以“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苦瓜清炒或与瘦肉或蚌肉煮汤喝,可以清热明目,可作为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的日常食疗品 种,等等。
  上班族养身的方法介绍
  一、小口喝水

  喝水时最好小口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反而会引起身体局部"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二、多摄取具抗氧化功效食物

  如维他命C、E,绿茶多酚、葡萄多酚等,都是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可以多摄取水果;由于葡萄多酚存在于葡萄籽内,建议吃葡萄时,可以改成喝葡萄汁,连葡萄籽一起打汁,才能有效摄取葡萄多酚。

  三、吃含水量超过70%的水果蔬菜

  每天补充适当的保湿果蔬,由内而外抗干燥。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多毫升水分。养生专家发现,芦荟、莴苣、黄瓜、葡萄、白萝卜、芹菜、葡萄、梨、苹果、柑桔等都有助于滋阴润燥。

本草纲目的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本草纲目养生篇

2.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

3. 本草纲目的养生知识

4. 本草纲目的养生精华

5. 本草纲目养生经

6. 本草纲目食物养生

7. 本草纲目女人养生

8.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2022-07-1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3:20: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食豆 养生 在膳食 养生 方面,还推荐一类保健防病之佳品,那就是豆类食品。《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红豆,不仅可以寄托相思,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

  • 四是练习书法,他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揉搓经穴养生防病 养生专家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

  • 以下是一些精选自《本草纲目》的养生药方目录,按照功效分类:1. 补中益气黄芪 - 具有益气固表之效白术 - 有助于补气健脾大麻 - 能滋阴补气薯蓣 - 补脾益肺葡萄 - 补益气血大枣 - 养血安神木耳 - 补血润肺栗子 - 壮骨补肾莲藕 - 补益脾胃芡实 - 补脾止泻甘草 - 和中缓急人参 - 补气养阴胡麻 ...

  • “本草”的起源与“纲目”的含义,探索传统医学智慧。五味贵和,不可偏胜,养生之道需平衡。服药有讲究,贪食伤药效,遵循医理,谨慎用药。是药三分毒,养生并非滥吃药,辨证施治,方能有效。寒热温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精准选择,恰到好处。第...

  • 白术,是一味“苦温燥湿”的中草药,《本草纲目》等本草典籍记载,它性味辛苦温,入脾胃二经,有“健脾胃、去湿气,进饮食”等多种功用。也正是这一点,才被现代人所注意到,从而用之以健脾祛湿、达到 养生 之目的。其实,在传统中医药、历代医家的记载里,白术虽然确有很多功用,但并不是可以...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