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呃逆的常用穴是

【答案】:B
膈俞穴位近横膈,与肝、脾、胃关系密切,有宽中降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气不降的病证。2023-05-0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32: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膈俞穴位近横膈,与肝、脾、胃关系密切,有宽中降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气不降的病证。

  • 打嗝,医学上称之为呃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少商穴作为一个重要的穴位,对于缓解打嗝有着良好的效果。该穴位位于拇指末节桡侧,离指甲角旁约0.1寸的位置。在打嗝不止时,可以按压该穴位,通常会有明显的酸胀感。通过按压少商穴,可以有效地刺激该穴位,从而缓解打嗝的症状。此外,按压该穴位还...

  • 呃逆的针灸处方较多,一般常取攒竹穴,攒竹穴下方为眶上神经,刺激此处可使呃逆停止,因此常用点穴手法。若点穴控制不住时,可进行针刺,因此攒竹穴为较常用的穴位。此外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所引起,所以可选择降胃气的针刺穴位,如内关穴、合谷穴。此外如腿部的足三里穴、丰隆穴、上巨虚穴、太冲穴也可经常...

  • 呃逆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主要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气平呃。主要经络与穴位:以手厥阴经和足阳明经为主。常用穴位有天突、膻中、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等。针刺手法:刺激时手法较重,以达到理气和胃、降气平呃的效果。辨证加减:胃火上逆者,可加刺内庭穴。胃寒者,可加刺建里穴。胃...

  • 它在两筋之间,即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呃逆。这个穴位不仅治呃逆,还有很多非常好的作用。比如可以治疗心绞痛、胸闷、心慌等,效果都很不错。还有一些急救的,内关穴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还有公孙穴,公孙穴在足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也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