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微阴弦名词解释金匮要略

阳微阴弦名词解释金匮要略如下:
阳微阴弦出《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对胸痹病因病机的概括,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此乃本虚标实之证。
金匮要略简介
书《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的《金匮要略方论》初刊在宋治平三年(1066年),但原刊本已佚。南宋时有一版本为书帕本,此本虽已早佚,但现存一种明代无名氏据南宋书帕本的仿刻本,曾收藏于日本聿修堂中,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亦存一部。

元代根据南宋书帕本的复刻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种,书名为《新编金匮方论》,卷首有邓珍序,作序时间为“至元庚辰”(1340年),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种《金匮要略》刊本。
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在刊《仲景全书》时据邓珍本重新刊刻的《金匮要略方论》(称赵开美本),为现存较早、且为国内学者公认较好的《金匮》传本。
明嘉靖年间(约1522年~1566年)俞桥氏刊《金匮要略方论》(称俞桥本),1929年商务印书馆所编《四部丛刊》中之《金匮要略》初印本即据俞本影印。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吴勉学校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时刊入《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称《医统正脉》本)。《四部丛刊》第2次刊印(即1936年印本)改用吴本,不再用俞桥本。
清以后刊本较多,主要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文瑞堂刊本,康熙六十年(1721年)宝纶堂刊本,光绪二十年(1894年)成都邓氏崇文斋刊本,以及1912年江东书局石印本,1954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等。
2023-07-16
mcxzy 阅读 582 次 更新于 2024-12-25 13:12: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脉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故脉当取太 过不及而候病也。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 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阴弦,尺中脉弦也,阴 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凡阴实之邪,皆 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胸痹之病 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 E

  • 阳微阴弦是中医学中关于阴阳五行理论的概念。 阳微阴弦是中医学中描述阴阳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概念。阳表示活动、向外扩张、热、上升等特性,阴表示静止、内收、寒、下降等特性。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部。阳微阴弦与五行理论阳微阴弦.....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