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浮、沉、滑、数

(1)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2)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3)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4)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2023-02-08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41: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传统医学中,把脉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常,医生会选择手腕处的桡动脉进行诊断。中医把脉时,会将手指按在手腕桡动脉的不同部位,分为三部九候。这三部分别是寸、关、尺,每部分再细分为浮、中、沉三候。通过观察和感知脉象的浮、沉、迟、数、滑、涩,可以诊断出疾病的具体情况。浮脉,指...

  • 中医诊断脉象时,浮沉是辨别表里病位的重要依据。浮脉通常表示疾病在表,多见于外感风寒,如感冒初期。沉脉则多见于疾病在里,常见于内伤、慢性疾病。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判断。数脉一般在90到110次/分钟之间,虽然数脉常提示热证,但寒盛逼阳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数脉。因此,诊断时不应仅凭数...

  • 脉象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反映了人体的气血状态和脏腑功能。脉象的观察主要通过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情况、动势的和缓程度以及波动的幅度等来进行。根据这些特征,中医可以将脉象分为数十种类型,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医生往往会结合多种脉象进行综合判断,比如浮数、沉细...

  •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 浮脉:脉象浮在皮肤表层,轻按即得,重按则感脉道减弱。浮脉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或因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导致。浮紧提示风寒侵袭,浮数则提示风热,浮缓则提示表虚。沉脉:脉象沉居筋骨深层,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沉数提示里热,沉迟提示里寒,沉细提示...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