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草药之硇砂

  硇砂 《唐本草》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 Sal-Ammoniac 的晶体。主产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采得后,除去杂质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味咸、苦、辛,气温。有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硇砂
  “硇砂,大热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积块内?之病,用之则有神功。盖此疾皆起于七情饮食所致,痰气郁结,遂成有形,妨碍道路,吐食痛胀,非此物化消,岂能去之。其性善烂金银铜锡,庖人煮硬肉,入硇砂少许即烂,可以类推矣。”(《本草纲目》)
  “ 补水 藏,暖子宫,消冷癖淤血,宿始不消,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食肉饱胀,夜多小便,女人血气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日华子本草》)
  “硇砂,乃卤液所结,秉阴毒之气,含阳毒之精。其味极咸极苦极辛,气温有毒,其主积聚结血宿冷者,以咸能入血软坚,辛能散结,温能除冷故也。
  积聚散则痛自止,气自下。因寒以致顽痰壅结,则 咳嗽 作,故暂用以散之。柔金化石之性,故能烂胎及去恶肉也。金石见之即化,其能生好肌乎?”“惟去恶疮息肉、目翳、胬肉,是其所长,亦须与真牛黄、龙脑、铅华、象牙末等同用。”(《本草经疏》)
  “硇砂能销五金八石,腐坏人肠胃,中者研生绿豆汁,饮一、二升解之。”《药性论》)
  “硇砂有两种。一种盐硇,出西戎,状如盐块,得湿即化为水或渗失;一种番硇,出西藏,有五色,以大红者为上,质如石,并无卤气。濒湖所引,皆盐硇也。真藏硇能化血肉为水,虽锻炼亦不可服。”(《本草纲目拾遗》)
   硇砂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硇砂主要含氯化胺(NH4Cl)。纯氯化胺为无色结晶。近代硇砂常用人工制作,纯度可以极高。紫硇砂(红硇砂)主要含氯化钠。
  药理作用:硇砂内服,可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地引起 呼吸 道黏膜分泌;硇砂在体内吸收后一部分从呼吸道黏膜排泄,因渗透压的作用,亦可使痰液得以稀释,从而起到祛痰作用。
  本品能刺激胃肠蠕动,有消积作用;尚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硇砂毒副作用和 解毒 急救方式
临床应用本品,局部注射后除个别病人出现头昏、头痛、喷嚏、流清涕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内服对 消化 道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容易引起胃肠穿孔、出血;吸收入血后能使血中氯离子增加,致机体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引起酸中毒和昏迷。
  本品中毒症状,早期临床表现多为口腔灼痛,吞咽困难,流涎,呕吐, 腹痛 ,便血,高热,周身无力等;严重者可见 血压 下降,脉搏缓而无力,昏迷。
  中毒救治:
  1. 用2%硼酸溶液洗胃,内服通用解毒剂,或内服柠檬汁、牛奶等。
  2. 有肝昏迷者,用谷氨酸钠17.25~23g(5.75g/20ml的针剂3~4支),加入5%葡萄糖液750ml~1000ml内稀释,缓慢静脉滴注。
  3. 酌情补液,对症 用药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纠正酸中毒。
  4. 中草药治疗:a. 甘草15g,生姜、黄芩各9g。水煎服。b. 大青叶21g,甘草60g,防风12g,绿豆30g。水煎服。
  硇砂为白色结晶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有的稍带淡黄色。质较脆,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断面显束状纹理,有光泽。微臭,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以块整、色白、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热之不熔融而挥散。可溶于水,水溶液显胺盐与氯化物的各种反应。此外,市场上使用较广、较久的,尚有一种紫硇砂,又称红硇砂,为含有少量硫和锂的石盐晶体。多呈立方形,有棱角或凹凸不平,表面暗红色或紫红色,质重,臭气浓,味咸,热之不挥散而残留。临床应用上,白硇砂优于化痰,紫硇砂长于软坚消肿,故后者多用于治疗恶性 肿瘤 。
2022-06-02
mcxzy 阅读 4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2:10: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硇砂 《唐本草》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 Sal-Ammoniac 的晶体。主产于青海、甘肃、新疆等地。采得后,除去杂质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味咸、苦、辛,气温。有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医家论药之硇砂 “硇砂,大热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积块内?之病,用之则有神功。盖此疾皆...

  • 硇砂,中文名音同"Náo Shā",在中医药领域中,它有多种别称,如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和淡硇砂。药材主要包括天然的紫硇砂和人工合成的白硇砂。紫硇砂源自紫色食盐,而白硇砂主要为含氯化铵的矿石,后者通常被称作硇砂。紫硇砂全年可采,采得后去其杂质。其性质独特,表现为...

  • ⑥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呕逆不止,心腹疼痛,粥药不下:附子一枚(重七钱者,剜脐作一窍,入细硇砂一分在内填满,将附子碎末塞口,用生面作饼裹之,如有剩着附子末,更以一饼裹之,慢火煨,令面焦黄为度,去面不用,只用硇砂、附子为末),木香三钱,丁香三钱(二味同为末)。上件一处拌匀,面和为丸,每一两作二...

  • 2. 【别名】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淡硇砂 3. 【来源】药材分为紫硇砂和白硇砂两种。紫硇砂为紫色食盐,白硇砂则是一种含有氯化铵的矿石。硇砂通常指的是紫硇砂。全年均可采集,需去除杂质。4. 【性状】紫硇砂(亦称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呈块状晶体,多为立方...

  • 1. 硇砂,音同"Náo Shā",在中医药学中有多个名称,包括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和淡硇砂。2. 药材来源主要有天然紫硇砂和人工合成白硇砂两种。紫硇砂来自紫色食盐,白硇砂则主要含有氯化铵的矿石。3. 紫硇砂全年可采,采得后需去除杂质。它的物理特性为立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