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有哪些?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有:
他多次向太医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
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
《本草纲目》(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2017-12-24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34: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一边行医,一边写书。李时珍知道当归有止血的功效,但他看到的当归都是晒干的,不知道原来的样子。李时珍觉得自己见识太浅,于是就走遍了神州大地。出门走遍全国,此时的李时珍已经47岁,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穿山甲有药物的作用,但是...

  •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有:他多次向太医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

  •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多的时间,带着徒弟和儿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攀登过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所到之处,虚心向...

  • 1、李时珍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时,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2、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