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怎么完成《本草纲目》的著作的

1、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跟踪穿山甲的踪迹,进行实地考察,还捉来穿山甲亲自解剖,后来他修订了宋医药学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穿山甲捕食的错误记载。
2、为了要研究曼陀罗的详细特性,李时珍喝了曼陀罗泡的酒,要亲身体验曼陀罗的功效。以至于最后昏迷倒地,被人灌了解毒的药后,清醒的第一时间就赶紧记下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就这样,又一种能够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3、李时珍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李时珍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才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死人诊活
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2、活人诊死
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2023-01-3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49: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亲身试药,验证药性:为了辨明药性、药理,李时珍不惜以身试药,尝遍百草。他通过亲身尝试,验证了许多药材的功效,并将这些经验写入《本草纲目》。分类整理,完成巨著:李时珍打破了传统的药物分类法,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等共16部,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他历经27载寒暑,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

  • 1、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跟踪穿山甲的踪迹,进行实地考察,还捉来穿山甲亲自解剖,后来他修订了宋医药学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穿山甲捕食的错误记载。2、为了要研究曼陀罗的详细特性,李时珍喝了曼陀罗泡的酒,要亲身体验曼陀罗的功效。以...

  • 在写作过程中,李时珍遇到难题时会亲赴实地考察,例如关于穿山甲吞食蚂蚁的方式,旧本草记载其通过鳞甲诱捕,李时珍亲自观察并解剖,发现其实际是用舌头捕食蚂蚁,并在书中记录了这一发现。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使成为了一部科学巨著。然而,由于李时珍在书中批判了水银的无毒性和炼丹成仙的说法,当时的大臣和...

  •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一边行医,一边写书。李时珍知道当归有止血的功效,但他看到的当归都是晒干的,不知道原来的样子。李时珍觉得自己见识太浅,于是就走遍了神州大地。出门走遍全国,此时的李时珍已经47岁,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穿山甲有药物的作用,但是...

  • 孙子树宗、树勋、树声等进行分类分项类编,树木帮助誊写,书中1千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次子建元亲手绘成。李时珍的两个弟子,庞宪和瞿九思,则是从头到尾得力的助手。《本草纲目》在李时珍的奋力拼搏下,从搜集资料开始,整整经历了27个春秋,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秋,脱稿完成。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