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有关诸气的方子有哪些?

郁气方一:香附解一切气郁,宜水煎服;方二:赤豆有缩气、散气作用,宜水煎服;方三:莱菔子、葱白、胡荽、蒿苣有化积、开胸、顺气的作用,可以食用;方四:青橘皮同茴香、甘草末同服。
痰气方一:半夏、桔梗或苏子煎服;方二:荞麦、生姜、山楂、橘皮、橙皮或柚皮煮食或煎汤服;方三:枇杷叶、杨梅煎汤服;方四:龟甲加酒烧烤后,与柏叶、香附制成丸服。
血气方一:当归、姜黄煎汤服;方二:乳香、没药水煎服。
冷气方一:艾叶捣汁饮服;方二:豆寇或五味子煎水服;方三:食用胡蒜、芥、干姜、茴香、蜀椒、胡椒和旱菜。方四:鳢鱼与胡椒、大蒜、小豆、葱同煮食用。2019-02-0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59: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气方一:当归、姜黄煎汤服;方二:乳香、没药水煎服。冷气方一:艾叶捣汁饮服;方二:豆寇或五味子煎水服;方三:食用胡蒜、芥、干姜、茴香、蜀椒、胡椒和旱菜。方四:鳢鱼与胡椒、大蒜、小豆、葱同煮食用。

  • 升降诸气:藿香一两,香附炒五两,研末,每次用白汤点服一钱。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水煎服,温服。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研末。每次服一二钱,用淅米泔调服。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二钱,研末。每次服二钱,加少许盐,用沸汤送...

  • 炙甘草 ——补脾胃之气。李东垣认为黄芪、人参、炙甘草是消除烦热的圣药,这个烦热就是由于中气不足产生的虚火。白术 ——燥湿,补脾经之气。因为李东垣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脾,他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所以方子里面也尤其照顾到了脾经。陈皮 ——理气。这个补气的药如果一下子下猛了,那么...

  •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溼利水之功用。《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普济方》载有茯苓久服令人长生之法。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因其药性缓和,可益心脾、利水溼,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

  • 六磨汤功能主治,气滞腹急,大便秘涩而有热者。六磨汤出《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医学家危亦林”依按古方,参以家传“,汇集家传五世储积的古方、效验秘方和祖辈以来师授名医得来的诸方,并将平时用验而无失者, 仿前代《圣济总录》十三科编次体例, 按元代所定医学十三科目分门别类, 整理编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