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如何由来的?

李时珍35岁时,在阅读朱熹的《通褴纲目》中,发现《通监纲目》的分类方法很科学,朱熹和其弟子们在编撰中建立的“纲目”体例,以“纲”带“目”的分类法很有参考价值,何不以“纲目”体系来重修《本草》呢?李时珍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这个体系很好,干脆把书名也叫做《本草纲目》。于是,李时珍重修的《本草》建立了崭新的分类体系。李时珍把从典籍中抄录的资料,考察中采集的标本、绘制的图样,都按自己拟定的“纲目”体系分门别类保存。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几经调整,逐渐定型下来,建成一套查找、保存都十分方便的科学分类方法。
2020-01-0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16: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李时珍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这个体系很好,干脆把书名也叫做《本草纲目》。于是,李时珍重修的《本草》建立了崭新的分类体系。李时珍把从典籍中抄录的资料,考察中采集的标本、绘制的图样,都按自己拟定的“纲目”体系分门别类保存。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几经调整,逐渐定型下来,建成一套查找、保存都十分方...

  • 在明朝万历年间,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诞生,源自一个不经意的灵感。一天,李时珍在忙碌的诊病后,看到案头的《通鉴纲目》,灵感突现,他决定以"纲目"为书体例,提笔在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这四个字。他深感这个名字既简洁又寓意深远,标志着他二...

  • 他仔细端详着这几个字,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确定书名后,李时珍开始考虑书的体例。为了这部著作,他花费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和编纂。在这段时间里,他查阅了大量书籍,最终从《通鉴纲目》中获得灵感,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撰这部书。他觉得这种体例能够...

  • 1. 《本草纲目》是由明代的李时珍所著。2. 李时珍,字东壁,出生于湖北蕲春县,出身于医学世家。3. 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三次科举不第后,毅然决定投身医学,致力于医学研究。4. 在多年的行医和阅读古典医学文献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前人的本草书籍存在诸多错误和不足。5. 因此,...

  • 1596年刊行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学著作。《本草品汇精要》较《本草纲目》早90年编成,但是由于前者当时没有刊印,李时珍没有谈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