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艾灸正确使用方法

1、注意事项:

(1)在过于紧张或者饥饿状态下,一般并不建议针灸。

(2)如果在怀孕期间不建议进行腰部或者腹部的针灸。

(3)小儿针灸,不建议留针。

(4)有出血性疾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建议针灸。

(6)有皮肤感染或者肿瘤的部位不建议针灸。

(6)在患者的腹部不建议针灸直刺过深,只是防止损伤内脏。如果老年人或者初次针灸的患者建议卧位针灸。

2、禁忌症:

(1)不可滥用灸法。三阳病证,需少灸。即使灸,亦当壮数少些,勿贪大壮猛火之灸。体胖之人,多属阳虚,可稍重灸,而体瘦之人,皮浅肉薄,多属阴亏而木火偏旺,当少灸。且灸火易扰动清阳,上炎为患,于木火偏旺之人宜戒之。

(2)灸后当戒冷饮冷食,以防艾火之力不能取效。当适当温饮,以助阴液,补灼艾伤阴之弊端。

(3)灸后阳事易旺,这是灸火生效之功,但不可因而阳动,耗损真精。当戒房事数日,以助阳气内敛。

(4)灸后要注意休息,不可劳累妄动,致阳气耗损,当静养数日。

(5)或灸后伤阴,出现失眠心烦,或者烦躁不安。当急服黄连阿胶汤一两付即可,药量不必大,但取其滋阴敛降之功即可。如果灸后出现亡阳之象,病人惊扰狂动,起卧不安,这是因为灸火扰动太阳,导致大汗亡阳,当用仲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之意,敛降亢阳。艾灸伤阴为轻为缓,而亡阳为重为急,灸疗者当加以注意。2022-06-17
艾灸的正确使用方法:
1、看自己是否是艾灸的适应人群;
2、穴位灸时的方式,背部和腹部建议用艾灸盒灸,这样便于移动和控制温度避免烫伤。也可以使用艾条进行施灸,艾条距离穴位表面大约2-3cm,这样有效的避免,长期灸治造成皮肤烫伤;
3、艾灸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左右。艾灸后注意事项,主要是防寒、保暖,勿食生冷,灸后饮少许温水,有助于增强艾灸的作用。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后注意保暖,艾灸后毛细血管打开,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形成风侵感冒。艾灸期间和之后,不能马上吹电风扇和空调。艾灸后2到3小时才能用空调。
2.要注意针灸的人群,艾灸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的,对于经期女性,高热病人,身体具有红肿炎症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3.做完艾灸后要多喝水,这样有利于排毒,同时还要注意心情的调节。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施灸。
2022-10-31
mcxzy 阅读 15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31: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禁忌症:(1)不可滥用灸法。三阳病证,需少灸。即使灸,亦当壮数少些,勿贪大壮猛火之灸。体胖之人,多属阳虚,可稍重灸,而体瘦之人,皮浅肉薄,多属阴亏而木火偏旺,当少灸。且灸火易扰动清阳,上炎为患,于木火偏旺之人宜戒之。(2)灸后当戒冷饮冷食,以防艾火之力不能取效。

  • 4. 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或产生其他不适。三、艾灸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艾灸结束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暖,避免感受风寒,以免产生不适或影响效果。2. 注意观察施灸部位,如出现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处理。3. 艾灸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4.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四、...

  • 首先,在过于紧张或饥饿状态下不建议进行艾灸,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其次,孕妇在怀孕期间避免腰部和腹部艾灸,以保护胎儿安全。对小儿进行艾灸时,不宜留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皮肤感染或肿瘤的部位,避免艾灸,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艾灸时,避免在患者腹部直刺过深...

  •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适当休息:部分患者艾灸后会出现疲惫、头晕等症状,需适当休息,但避免长时间卧床。避免受风,注意保暖:艾灸后要注意保暖,但也要适当通风,避免室内空气质量变差。适量饮水:建议艾灸后适量饮温热的水,促进排尿和新陈代谢,但肾脏疾病患者需控制饮水量。艾灸后的禁忌症包括:禁冷水...

  • 一、注意事项:1、艾灸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疲惫、头晕、乏力、耳鸣等症状,多属于正常现象。此时需要进行适当休息,多数可在休息后得到缓解。但也要避免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全身血液流通较慢,不利于机体恢复;2、艾灸后避免受风,注意保暖,但也要注意进行室内通风,长时间的关闭门窗,室内空气质量会变差,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