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穴位

脚底穴位包括隐白穴,大都穴,太白,公孙,然谷,照海,水泉,大钟,太溪穴,商丘,中封穴,涌泉,足窍阴,至阴穴,侠溪穴,足通谷,束骨穴,京骨穴,金门穴,申脉穴,仆参穴,昆仑穴,解溪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太冲穴,行间穴,大敦穴,厉兑穴等。

脚部内侧的穴位:
隐白穴,大都穴,太白,公孙,然谷,照海,水泉,大钟,太溪穴,商丘,中封穴。
脚部外侧的穴位:
足窍阴,至阴穴,侠溪穴,足通谷,束骨穴,京骨穴,金门穴,申脉穴,仆参穴,昆仑穴,解溪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太冲穴,行间穴,大敦穴,厉兑穴。
从经络学的观点看,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而涌泉穴位于脚底,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涌泉穴的简介: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穴位,位置在足底,可以让患者屈足卷趾,足心最凹陷处即是本穴。涌泉穴可以滋肾清热、降上逆之气、通络、开窍回厥。主要用于治疗目眩、头晕、足心热、失眠、咯血、昏厥等病证。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有助于滋阴降火。
就中医的经络穴位来说,脚底有很多穴位,像涌泉,至阴,太白,大都,公孙,然股,京骨,金门等穴位。而就足底反射区来说,其反射区就更多,代表身体不同的部位和脏腑器官。两者是不同的概念。脚底下主要是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
双脚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脚底的前半部,形似人的胸部(有 肺及心脏);脚底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脚底的中部,形似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 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 、肛门等;脚的内侧,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通过按摩推拿的手法可以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刺激足部的穴位,激发人体的经气,从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在足拇指下四指,脚心和靠足内侧边缘大约一寸是胃的反射区;脚心下缘到足根处是肠道的反射区;脚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间,呈带状名叫甲状腺,经常按揉有治疗失眠、情绪不安、肥胖的效果。
足底按摩带来的好处:
磁疗的好处:
磁场能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促使致痛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具有镇痛作用;磁场可以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通透性,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渗出物的吸收。同时,磁场还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似改变病人的全身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抑制和防止疾病的复发;磁场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具有消肿作用。
热水泡脚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也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有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对于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促进血液循环的最好的办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
按压脚步还能反射出相对应的肝脏是否有问题,做足疗时,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而按完之后,会感觉浑身轻松。脚底有6条主要的经络,泡脚能刺激这六条经络,有利于活血。
3、辅助治疗疾病:
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来防病治病。民间有俗语称“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由此可见泡脚的作用之大。现代人长期待在空调房内,并且喜爱吃凉的食物,所以部分人会体内多寒湿,而通过泡脚能加速体内排寒。
4、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坚持泡脚对改善睡眠也有不错的作用。用43摄氏度的水浸泡双足30分钟,能使血液中的乳酸降低。而且,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泡脚能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促进新陈代谢,还可调节经络和气血。
2022-05-25
mcxzy 阅读 19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50: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0. 里内庭穴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跷足时,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主治症状:食物中毒、荨麻疹等。11. 下痢穴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跷足时,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主治病征:指压此穴,对于治...

  •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心,是肾经的起始穴位,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按摩此穴能滋阴降火,缓解诸如头晕、焦虑等上火症状。太溪穴位于内侧脚踝后方,是肾经的原穴,相当于生命的原动力。按摩太溪穴能调动气血,强化身体。隐白穴位于大脚趾内侧,属脾经,常用于调节脾胃功能,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疗效。因此,每天坚...

  • 人体的脚底穴位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是醒神安神的重要穴位。涌泉穴主治头目昏花、失眠、头痛、足心热等症状,按压时可感到明显的胀痛感,并可能向足部或腿部扩散。位于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主治面肿、口喎、牙痛、鼻衄等疾病,通常在治疗多...

  • 1. 涌泉穴:位于脚底的正中心,是足底部的重要穴位之一。它连接人体的肾经,与全身多个器官功能有关。涌泉穴的按摩和刺激对于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帮助改善失眠、焦虑等问题。2. 大敦穴:这个穴位位于脚部的大拇指末端外侧部位,它被认为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的要穴之一。经常按摩此穴位...

  • 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底最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脚底中心凹陷处,是人体最低的穴位。按摩涌泉穴能够调和气血、滋阴补肾,对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此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经常按摩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足大趾的外侧,是肝经的起始穴位。按摩此穴位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