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会变胖,按摩哪一个穴位可调理脾胃?

一般来说,湿气太重,会造成身体上的虚胖。中医上讲这是阴虚的表现。在我们的身上藏着很多祛湿的穴位,平时多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气。
一、曲池穴在我们的肘部凸起的横纹外侧段有一个叫曲池穴的穴位,这个穴位是汇聚我们的大肠湿浊气的地方,当我们的血脉之气随着身体血液的流转通过四肢汇聚在这个地方无法疏通时,久了就会产生湿气。对于平时多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曲池穴在按压的时候会有一阵酸痛感,按压时候需要用一只手进行局部的摩擦,将其擦红后即可停止。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祛除身体内湿气的作用。

二、足三里这个穴位位于我们腿部外膝眼下的三寸处,是胃经上的穴位,也是我们胃部的消化系统经过的穴位,通常在我们食欲不振、胃脾虚弱的时候,多按摩此穴位可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帮助我们促进食欲,加快胃的蠕动力,对胃部的保健有很大作用。我们身体中的湿气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胃脾的失调,多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我们气血通畅,疏通经脉,祛湿祛寒。

三、承山穴该穴位在人体小腿的后面正中处,在昆仑穴之上。这个穴位是委中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这个穴位也是承受全身压力最多的集结点和全身阳气最为旺盛的枢纽。当按摩此穴位时可感受到片刻的微酸,这就说明体内有湿气。当按摩片刻后便觉得舒适了且身体微微发热,说明体内阳气被振奋。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将两腿伸直,让承山穴外露在两侧,两手由轻转重地按摩该穴位,长久便可起到祛除湿气,减缓身体的疲劳感的作用。
2020-07-16
神阙穴,中医上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健脾祛湿、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2020-07-17
湿气重会变胖,按摩百会穴这个穴位可调理脾胃,百会穴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有发热之感即可。2020-07-17
按摩中脘穴,他对于连接脾胃有重要作用,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四寸,按摩这个穴位能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脾胃,对于消化不良有特效。2020-07-17
中脘穴,在胸骨下端与和肚脐连线的中点,按摩中脘穴不光可以调理脾胃,还可以祛湿。2020-07-17
mcxzy 阅读 75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31: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三里是另一个重要的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按摩足三里不仅能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按摩时,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更佳。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是另一个重要的穴位。按摩此穴可和...

  •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按摩此穴有助于调理脾、肾、肝经,增强身体对湿气的抵抗能力。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湿气带来的不适。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按摩此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

  • 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脾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的位置。定期按摩此穴有助于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促进湿气的排出。2.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湿,对于脾虚湿气重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3. 阴陵泉...

  • 湿气可以按摩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部位,适当按摩该穴位可以帮助缓解湿气过重的症状。以下是关于阴陵泉穴的 1.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找到这个穴位,可以通过触摸小腿内侧的胫骨,找到其内侧的凹陷处。2. 按摩阴陵泉穴的作用:按摩阴陵泉穴...

  • 1. 排湿穴位对于解决现代人湿气过重的问题至关重要,其中承山穴尤为重要。2.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是膀胱经上的一个关键穴位。它既能承受身体压力,也是阳气旺盛的经脉的交汇点。3. 按压承山穴通常会感到酸胀,这是因为体内湿气较重的表现。随着按揉的进行,会感到身体微微发热,表明膀胱经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