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五个健脾养胃方法

【导读】:人们可通过自身调理保护肠胃,以防肠胃受伤。如果脾胃不好,更应积极调理。中医认为,脾胃不好时会有征兆出现,即可通过身体某部位的变化以及疾病的发生自测脾胃好坏。
黑眼圈:脾胃血气浑浊
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中医方法:尽可能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 *** 的电影、电视;调节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少食辛辣 *** 性食物。
嘴唇无光泽:脾气亏虚

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中医方法:脾气亏虚者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而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
便秘:因胃热腹泻多虚寒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乾,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中医方法: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 *** ,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位,同时每天饮用1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来改善症状。
鼻翼发红:脾胃有热
如果一个人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
中医方法:脾胃有热者可 *** 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 *** 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肌肉松弛:脾胃虚弱
如果一个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中医方法:脾胃虚弱者可经常运动脚趾和 *** 小腿。
2022-11-08
mcxzy 阅读 6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2:31: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调整饮食 山楂:性微温,味甘、酸,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滞不化等症状。麦芽: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能够消食化积、养胃和中,适用于食积不化、消化不良等病症。鸡内金:性平,味甘,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养胃、消食化积效果显著,可用于治疗...

  • 中医还建议通过自我按摩来改善胃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将双手相叠放在上腹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摩30至50次,这样可以增强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另外,在晚上睡觉前,洗完脚后按摩足三里穴,对胃也有显著的保养效果。运动与健胃 中医认为适当运动有助于养胃健脾。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早晨用舌头搅动口...

  • 另外,按摩小腿也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小腿集中了不少脾胃经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等,只要每天睡前将小腿从上到下顺序按摩约3次,就会觉得通体舒畅。不过,千万别在吃饱时或饥饿时按压,以免损伤脾胃功能。5、保持居住环境干爽 脾喜欢干燥不喜欢潮湿,因为太潮湿的环境会伤害脾气,使其无 常运作,尤其...

  • 1. 中医有多种与脾胃相关的治法,如益气健脾、温中健脾、燥湿健脾等。常用的传统中医方剂有参苓白术散、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等。这些方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品在纠正脾虚、调理脾胃中发挥了...

  • 可以抚慰胃部的热带水果是木瓜。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7、肉桂 中医认为,桂皮味辛甘,性大热,归肾、心、脾、肝经。具有补肾助阳,引火归原,散寒 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对于因为脾胃虚寒出现的胃脘冷痛、腹痛腹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