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是什么?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现没有原著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由于战乱频繁,以致原书流散于民间,难以得见。后经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王叔和上距仲景时代不远,他所编次的《伤寒论》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原貌的。2019-05-05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张仲景着作者。伤寒论是人体感受外邪,正气不敌邪气,或邪气过于强盛时就会发病。伤寒包括温病,现在的流感,热病,湿温病,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把杂病合在金匮要略中2019-12-16
《伤寒论》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根据东汉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散失的条文编次而成的。到了宋朝,林亿等人受皇命开始整理《金匮玉函要略方》,发现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方药及妇科。将其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直流传至今。
此举割裂了《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在《重辑〈伤寒杂病论〉》(王德民,王浩臣主编)中发现了多个理论体系。《伤寒论》的编次只是按照六经来编次的,而六经辨证只是其中的一个篇章。由此看来,尽管《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合起来,其论述的内容,缩小了辨证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伤寒杂病论》的体系范围。2022-10-05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9:10: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区别概述:伤寒论:主要讨论伤寒这种急性热病的辨证施治。伤寒杂病论:涵盖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诊断与治疗。详细解释:伤寒论的重点:1. 专注于“伤寒”这一病症的研究。伤寒,通常指的是由外邪侵袭所引起的急性热病,伤寒论就是针对这种病症的辨证施治进行详细论述。2. 该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

  •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不是一回事。1、伤寒论:《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2、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

  • 总的来说,两部著作的区别在于,《伤寒论》专注于特定类型的传染病,而《金匮要略》则是一部更全面的医学宝典,体现了张仲景对于中医理论的深度理解和实践应用。这两部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不是一回事。1、伤寒论:《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2、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

  •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并非同一本书,它们实际上是张仲景医学著作中的两个部分。这两本书合称为张仲景的代表作,其中,《伤寒论》主要探讨伤寒病的治疗理论和方法,而《金贵要略》则包含了更广泛的杂病治疗内容。后人为了方便理解与查阅,将这两部作品合并提及。如果你有兴趣购买,可以前往当地...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