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读懂《伤寒杂病论》的呢?

想读《伤寒论》就读老板本的,有点古文和易学底子就能看懂几分,如果不死读书懂得变通,就更容易了。不过,我只翻了几页,没有真正的读过,毕竟不是干这一行的。

可以看胡希如讲伤寒,真的不错,好多不明白的东西,都是通过这本书才理解的。

找古本,死记条文,熟读条文,理解条文五年时间过去啦!再看郝万山老师讲的《伤寒论》。反复的看。而后再看看倪海厦的视频。

再看看各家医家的医案具体用法。

要懂得每个医生所处在的工作环境。

人分种族,人分男女,人分老 幼,人分羸弱。地分南北,环境分山川湖海,

中药分产地。分野生,分人工培训育等等

必懂阴阳五行。会悟阴阳五行。会辩症,懂 药物 配伍。注意君臣佐使的搭配,剂量多少,等等

综合上述,你才能独立开处方。

中医博大精深,多年前买了一本,一直没读懂!2022-06-27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2:48: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读懂《伤寒论》最基本标准就是尊重原著,摸索原著作者思想轨迹,对《伤寒论》“不懂不要装懂”,不要“理论不够,八纲来凑”,还不知耻辱地宣扬这种“大师泰斗”,真正读懂《伤寒论》原文者,才会知道水下冰山的巨大,临床疗效远超这类“大师泰斗多少倍”。所以,读《伤寒论》最基本底线要求,就是要...

  • 太阳之为病,其首条所述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典型症状。浮脉指的是轻按即得,重按反不明显,表明卫阳外浮,抗邪于表。头项强痛因太阳经脉循行于头项,寒邪侵袭,经气不利,故见强痛。恶寒显而易见,是因寒邪在表,阳气抗邪,肌表不得温煦。第二条论述的是太阳中风,其症状包括发...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阳病,不管发没发热,要是成了伤寒证,就必然会出现身体恶寒、身体痛、呕逆,脉会阴阳俱紧。那为什么伤寒证会出现恶寒、体痛、呕逆以及脉阴阳俱紧的情况呢?寒邪具有寒凉的特性,所以人体会恶寒。体痛也是因为寒邪具...

  • 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2...

  • 《伤寒论》中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共22篇。但还是缺少《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杂病的部分。宋仁宗时,有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的书。这本书一部分内容和《伤寒论》比较相似,而另一部分,介绍了有关杂病的知识。后来,名医林亿、孙奇...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