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伟大的医学家,河南邓县穰东镇人。仲景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仲景叹慕扁鹊的医才,痛恨世人忽视医学,追求名利,竟逐权势的习俗。于是他决心抛弃仕途,走上学医之路。
东汉末年,正是战乱灾害频频发生的时代,瘟疫也广泛流行。著名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璃、应场、刘桢)竟有5人死于瘟疫。连张仲景家族的200多人中,在建安年间也死了2/3,伤寒占7/10。这给张仲景很大的打击,残酷的事实迫使他专心致力于医学。他一方面勤求古训,认真钻研《素问》《九卷》《八十二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著作,吸收前人遗产;另一方面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药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在晚年终于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医学巨著。
但《伤寒杂病论》著成后不久就散失了,一直到晋朝,一个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这本书。但是此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看着这本书越来越兴奋,十分想知道这是什么书。于是就利用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终于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但《例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还没有找到。对于王叔和的功劳,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这样评价道:“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到了宋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即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它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道是张仲景所著,于是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伤寒杂病论》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伤寒论》共10卷、22篇,397法、113方、论述了外感热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确立了“辨证施治”规律;《金匮要略》共15卷、25篇、139条、262方,对脏腑、经络、内科杂病、外科、妇产、儿科等疾病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诊断和防治等进行了论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张仲景把包括多种传染病在内的一切外感发热病通称为“伤寒”,创造性地提出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的“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确立了理、方、法、药相结合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至今,“辨证论治”仍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核心部分。
为了作出正确诊断,他还提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其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凡寒症、虚症、里症一般是阴病;凡热症、实症、表症一般是阳病。他把这种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得来的病人各方面的表现加以综合、归纳、分析、辨认,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就是所谓“辨证”。辨证就是综合全部症状,认清疾病的本质;论治是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张仲景总结以前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气候、地理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头痛是症状,但并不能表明病因,需经四诊(望、闻、问、切)集中全部症状。有头痛、恶心、鼻塞、清涕、脉浮、无汗,经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症,得出结论是外感风寒表症。据此立法为辛温解表。如,南方夏天气候热,就少用热性药,北方冬天气候冷,就多用温热类的药。
他还总结出了驱邪与扶正两大治疗原则以及汗、吐、下、合、温、清、补、消8种治疗方法,即邪在肌表用汗法;邪壅于上用吐法;邪实于里用下法;邪在半表半里用合法;寒症冷地用温法;热症暑季用清法;虚症用补法;积滞肿块用消法。这种针对不同情况的灵活用药的原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有的方法汉以前就有人使用,经张仲景的总结而确立起来,并成为以后中医遵循的治疗原则。
在处方用药方面,《伤寒杂病论》共载药方375种,使用药物214种。张仲景大胆创新,调制了不少新的复合方剂,大大发展了方剂学。现在中医临床上不少常用方剂都是由其方剂加减变化而来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
2018-12-23
仲景叹慕扁鹊的医才,痛恨世人忽视医学,追求名利,竟逐权势的习俗。于是他决心抛弃仕途,走上学医之路。
东汉末年,正是战乱灾害频频发生的时代,瘟疫也广泛流行。著名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璃、应场、刘桢)竟有5人死于瘟疫。连张仲景家族的200多人中,在建安年间也死了2/3,伤寒占7/10。这给张仲景很大的打击,残酷的事实迫使他专心致力于医学。他一方面勤求古训,认真钻研《素问》《九卷》《八十二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著作,吸收前人遗产;另一方面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药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在晚年终于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医学巨著。
但《伤寒杂病论》著成后不久就散失了,一直到晋朝,一个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这本书。但是此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看着这本书越来越兴奋,十分想知道这是什么书。于是就利用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终于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但《例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还没有找到。对于王叔和的功劳,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这样评价道:“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到了宋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即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它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道是张仲景所著,于是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伤寒杂病论》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伤寒论》共10卷、22篇,397法、113方、论述了外感热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确立了“辨证施治”规律;《金匮要略》共15卷、25篇、139条、262方,对脏腑、经络、内科杂病、外科、妇产、儿科等疾病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诊断和防治等进行了论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张仲景把包括多种传染病在内的一切外感发热病通称为“伤寒”,创造性地提出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的“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确立了理、方、法、药相结合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至今,“辨证论治”仍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核心部分。
为了作出正确诊断,他还提出“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其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凡寒症、虚症、里症一般是阴病;凡热症、实症、表症一般是阳病。他把这种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得来的病人各方面的表现加以综合、归纳、分析、辨认,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就是所谓“辨证”。辨证就是综合全部症状,认清疾病的本质;论治是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张仲景总结以前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气候、地理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头痛是症状,但并不能表明病因,需经四诊(望、闻、问、切)集中全部症状。有头痛、恶心、鼻塞、清涕、脉浮、无汗,经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症,得出结论是外感风寒表症。据此立法为辛温解表。如,南方夏天气候热,就少用热性药,北方冬天气候冷,就多用温热类的药。
他还总结出了驱邪与扶正两大治疗原则以及汗、吐、下、合、温、清、补、消8种治疗方法,即邪在肌表用汗法;邪壅于上用吐法;邪实于里用下法;邪在半表半里用合法;寒症冷地用温法;热症暑季用清法;虚症用补法;积滞肿块用消法。这种针对不同情况的灵活用药的原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有的方法汉以前就有人使用,经张仲景的总结而确立起来,并成为以后中医遵循的治疗原则。
在处方用药方面,《伤寒杂病论》共载药方375种,使用药物214种。张仲景大胆创新,调制了不少新的复合方剂,大大发展了方剂学。现在中医临床上不少常用方剂都是由其方剂加减变化而来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
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