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398条原文背诵要多久

大概1星期左右。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背诵伤寒论古文的方法:
首字记忆法,还是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的,这样才能比较快捷。理解着去记忆,才能记得牢靠,更能活学活用。
首字记忆是把古文分解,以句子为单位,分解成无数句,然后把每一句的首字写在草稿纸上,在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看到每句的开头的第一个字记住那一句古文,以此类推,每一句古文都记住了,再把每一句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串句成篇了。
以上两种方法,每个人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在记忆中,古文与现在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特殊字,对于文中的特殊字,那么也需要单独的特殊记忆,这样才能记牢靠,最终才能在考试中更好的发挥出来。
2021-11-13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6 07:29: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概1星期左右。《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

  •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能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

  •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1.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1. 患者的脉象已经恢复正常,但到了傍晚却出现了轻微的烦躁。这是因为疾病刚刚好转,人们常会勉强患者进食,但脾胃的气机仍然虚弱,无法有效消化食物,因此导...

  • 《伤寒论》第三百九十八条原文解释:病人病情虽已缓解,但傍晚仍出现轻微烦躁。这表明虽阴阳已平衡,病情痊愈,但脾胃气仍然虚弱,无法消化过多食物,导致微烦。应减少食物摄入,使病情自愈。文意解析:严重外感病后,脉象平和表明病情已痊愈,而非仅仅症状消失。傍晚微烦现象出现,是脾胃气虚所致,身边人...

  • 伤寒论第三百九十八条解密,关键词在于大病后饮食调理。原文指出,病人脉象已解,但日暮时分仍感轻微烦热。原因在于病后脾胃气尚弱,无法消化过多食物,致气虚生热,引起烦热。对此,减少食物摄入即可自愈。文意解释,严重外感病症状消失,脉象平和才代表病情痊愈,不等于阴阳平衡。傍晚微烦是脾胃气虚,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