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中药材的采收时间?

中药的采收时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全草类药材通常在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期采收,从根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稀莶草等。须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车前草、大蓟等。个别须用嫩苗人药的,如茵陈、鹤草芽等,要适时采收。
(2)叶类药材以花蕾将开或正当花盛期采收为好。此时植物叶片生长茂盛,性味充足,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枇杷叶等。有些药材,如桑叶则应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银杏叶在深秋落叶后采收。
(3)花类药材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早,花朵尚未长成,气味俱浅;采收过迟,花朵盛开以后,则易变色脱瓣,气味散失,均影响药材质量。有的要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款冬花等。采摘花类药材的时间以晴天、清晨为好,以便保持花朵完整。要迅速干燥,以免霉坏变质。
(4)果实、种子类药材多在果实成熟时采摘,如瓜萎、马兜铃等。但少数应在果实未完全成熟时采收,如青皮、枳实等。以种人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
(5)根类药材一般在早春或深秋季节采收为宜。此时植物生长缓慢,地上部分尚未萌发或已枯萎,根或根茎中贮藏的各种营养物质最丰富,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和品质均优,如天麻、大黄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6)树皮、根皮类药材通常在春、夏时节采集,此时植物生长旺盛,皮内浆液最多,皮与木质容易剥离,如黄柏、厚朴、桑白皮等。
(7)动物、昆虫类药材应根据生长和活动季节捕捉。如桑螵蛸应在秋末至春初采集,过时则孵化成虫。鹿茸须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而不是“茸”了。斑蝥须在夏秋清晨露水重时捕捉,否则飞起,捕捉不易。
(8)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集,如石膏、磁石等。2021-10-2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6:13: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药材则在春末夏初采集,此时树皮中的养分和液汁丰富,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容易愈合。叶类药材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集更为适宜,如金银花、辛夷、红花等。果实种子类药材通常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

  • 花类药材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集,避免花朵盛开或凋谢时采摘,因为这会降低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成分含量。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应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摘;红花、洋金花则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菊花在花盛开时采集。对于花期较长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确保药材质量,如松花粉、蒲黄需掌握采集花粉的时间,...

  •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根据不同种类有着特定的时间要求。对于植物药,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植物枯萎前或春初发芽前,此时营养物质丰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茎木类通常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则在春末夏初,树皮养分增加,伤口愈合快时采收。叶类则在植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集。花...

  • 中药的采收时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全草类药材通常在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期采收,从根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稀莶草等。须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车前草、大蓟等。个别须用嫩苗人药的,如茵陈、鹤草芽等,要适时采收。(2)叶类药材以花蕾将开或正当花盛期采收为...

  •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材,如枸杞子和砂仁,应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叶类中药材,如大青叶和艾叶,宜在植株生长最旺时采收。全草类中药材,如薄荷和穿心莲,应在生长最旺盛而将要开花前采收。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示例:1. 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等。2. 秋季采收:黄芪、狗脊、防己等...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