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脉穴位自我治疗失眠

跷脉, qiāo mài,中医 奇经八脉 名,包括 阳跷脉 和 阴跷脉, 《灵枢》记载:在然骨后面阴跷脉发起,阴跷脉主穴为照海穴,经过交信穴,沿着内踝的上方、大腿内侧上行入阴部,经过胸部、缺盆到达颈部,在人迎穴前交贯冲脉,继续上至面部,到达鼻旁,与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跷脉交会于眼内角的睛明穴,与阳跷相交合后通过目系属于脑。
主要功能
跷脉主要有使人体的阴阳得以沟通,司目之开阖与肌肉运动,参与调节人体觉醒与睡眠,调节肢体运动的作用。
《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记载:“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白天精力充沛、双眼有神不昏昏欲睡,得益于卫气白天在阳跷脉上的正常运行;
夜晚人会感觉精神疲乏,双目无神,有赖于卫气晚上正常行于阴跷脉,如果卫气无法在晚上正常行于阴跷脉,则无 常入睡,导致失眠的产生;
正常情况下阴跷脉,阳跷脉之气在清晨时刻循行交汇于睛明穴,眼睛正常睁开。
穴位选择 :申脉、照海、风池、睛明。每穴按摩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
申脉
位置: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
为八脉交会穴,属于膀胱经,通阳跷脉,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其为病则“阴缓而阳急”《难经-二十九难》记载,“阳气盛则嗔目”,申脉可镇惊安神,按摩申脉可调经气,使根本得培,神安惊定。
申脉为十三鬼穴之鬼路, 多用于治疗踝关节局部扭伤、眩晕、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又可调节阳跷脉,协助沟通阴阳,运行卫气,改善失眠。
照海
位置:在足内侧, 内踝尖 下方凹陷处。
为八脉交会穴,属于肾经,通阴跷脉, 足少阴阴跷脉之会 。照海,肾为先天之本, 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 肾脉主管人体周身之水液,阴跷脉主管理人体左、右两侧之阴液,所以照海被称为“水穴”,阳气偏亢,嗔目不寐,可补阴配阳助于改善失眠。

睛明
位置: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睛明穴为阴阳跷脉交汇处,是阴阳跷脉、手足太阳、足阳明五脉之会,按摩睛明可沟通跷脉,使阴阳相交,卫气入于阴则阴跷盛,司正常休眠目闭欲睡。
风池
位置: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难经十八难》: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奇经八脉考》阳跷,足太阳之别脉……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风池穴为阳跷脉与少阳经、阳维的交会穴。
风池穴为阳跷脉连通脑的主穴,按摩此穴可使阴阳相交,卫气入于阴则阴跷盛,司常休眠目闭而欲睡。
2022-06-0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20:46: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普通人日常对 阳跷 进行 养护 还是很方便的,平时自己 沿着腿 的外侧,由下向上用 空拳轻轻敲打 即可,时间长了,不但 腿脚好 ,而且可以让人 睡得香 甜。有失眠等 睡眠 问题的人也都可以从 阳跷 上 寻找 并解决问题。首先,可用 手指 沿阳跷脉的循行路线 按压 ,有的地方 特别疼 ,有的地...

  • 失眠选取调理跷脉,安神利眠的治法。选取的穴位,以相应的八脉交会穴、手少阴心经以及督脉穴为主。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配穴: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肾俞;心胆...

  • 1、照海(足少阴肾经)【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照海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作用】治疗失眠、便秘、脚气、痛经、月经不调、疝气等。2、交信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闭经、崩漏、阴痒...

  • 附注: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6、肩髃 功效机制: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

  • 失眠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改善睡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是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来说,常用的穴位有以下几对。第一对是百会穴配合四神聪。这五个穴位位于巅顶,在大脑中动脉的头皮投影区内,具有升阳举陷、健脑安神之效,能够增加脑部供血,促进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